諸葛亮幽幽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他若能功成,后面自然有接替者繼續。
“最后再退一步說,諸葛亮真的統一天下給劉阿斗,然后呢”
什么然后不就大功告成了嗎不少人覺得莫名其妙。
“季漢二世而亡”
劉備
諸葛亮
劉禪有些心虛,他有那么糟嗎
劉備艱難道“秦二世而亡那是他暴虐無道,阿斗中規中矩的,做不出胡亥楊廣那些事情的。”阿斗的品行他還是相信的。
“任何一個新生的國家都一定是內憂外患,這對君王的能力要求很高。
但一般開國皇帝都還算靠譜,可以給下一代留下相對安穩的天下,但實質打天下的諸葛亮沒活那么久,真正的皇帝劉禪不那么靠譜,還活得長。
劉禪活了六十五歲,比諸葛亮多了三十七年。
在這三十七年里,他不能信錯重臣,不能放縱自己,然后他兒子還得和他比命長。
就666。”
劉備不好說你怎么不把壽命分些給你仲父,活那么長做什么,畢竟是親兒子,于是他只能罵道“人老糊涂,你就不能給我孫子讓位嗎”
劉禪退位就退位,那么兇干嘛。委屈巴巴jg
“歷史上,劉禪不就聽信宦官的話嗎”
劉備閉了閉眼,拳頭又捏緊了。
劉禪大驚失色,連忙辯解“那我也肯定不會亂殺朝臣,不會亂來的。”
劉備狐疑的看著他,行,給你一個機會,等天幕說完一起算總賬
“劉禪只是一個普通人,意志力一般,喜歡享樂,喜歡玩鬧,如果不是君王,那么他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孩子。
他懂事聽話,為人善良,對于父母長輩來說實在是一個再乖巧不過的孩子。”
劉備聽著天幕的話,也忍不住眼眶紅了,他當然知道阿斗是個好孩子,可是,可是他怎么就投降了呢他是真的對不起這些老兄弟,這么多年的付出,全都沒了。
“在劉備等老一輩還在,在諸葛亮還在的時候,阿斗有主心骨,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總是聽他們的。
劉備白帝城托孤,他也意識到阿斗確實能力平庸,于是對諸葛亮說可以取而代之。
諸葛亮手握大權,在蜀漢的勢力幾乎等同曹操在曹魏的地位,可阿斗卻完全沒想要除掉他。
他很認真的聽他爹的話,他認得清自己的能力,他也相信著諸葛亮,于是君臣和睦,共同為興漢大業努力。
諸葛亮臨終前給他選的幾個賢臣,劉禪就繼續聽這些人的。
他聽蔣琬的,聽費祎的,聽陳祗的可在這些仲父為他選的賢臣都死后,他該聽誰的
他滿心茫然,現在他該聽誰的”
劉備諸葛亮的心都無限往下沉。
劉備苦笑,“阿斗他”
“無識人之明啊。”漢武帝劉徹感嘆道。
蕭何輕輕搖頭,這劉阿斗倒是真的貫徹天子垂拱而治的做法,大概是臣子最喜歡最省心的那種皇帝,不嫉妒賢能,也不擔心臣子功高震主,奈何沒主見。
這無疑是致命弱點。
一個皇帝可以不需要才華橫溢,不需要騎馬善戰,但他一定要懂得識人用人,用得好就是一代明君,用得不好就是聽信小人,寵信奸佞的昏君。
顯而易見,劉禪沒有這種能力。
“一個皇帝最親近的未必是子女妃嬪臣子,而是宦官。
只有宦官才會無時無刻的陪在皇帝身邊,無根無底,一心討好皇帝,歷史上重新不缺乏讓重用宦官的皇帝。
所以,理所當然的,在不知道相信誰的情況下,劉禪下意識聽起身邊宦官的話了。”
劉備感覺手又癢了,他忍著怒火一字一句道“劉禪,我還有你相父的話你是一句都沒有聽進去是吧,親賢臣遠小人親賢臣遠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