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的滅亡從它的誕生之初就已經可以窺見一斑了,而后司馬昭的手下當街殺皇帝,更是粉碎皇帝的光環,讓所有的野心家明白一個道理,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說實話頻繁的皇位更替結果就是容易出現動亂,大家都想著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要是能不亂才奇怪。”
“但無論是司馬懿還是他兩個兒子頂多就是埋下些隱患,要是后面的皇帝是有為之君,也不是不能解決。
那么晉武帝,這位建立晉朝的皇帝,他算有為之君嗎坦白說,他算。”
司馬炎來不及高興,天幕下一句話已經接上了。
“他腦子有坑嗎以后人來看,有。”
司馬炎臉色頓時黑了。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看向司馬炎,天幕雖然罵們,但其實重點也不是他們,一直針對的反而是他們這個子侄。
青年司馬炎他不覺得自己很蠢。
“雖然晉朝實際上是毀于晉第二位皇帝手里,但是司馬衷只是非戰之罪罷了,真的追究起來,鍋還是得扣在司馬炎頭上。”
很多人都想起歷史記載的司馬衷,確實,還真是非戰之罪。
“晉惠帝是一個怎么樣的皇帝呢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典故來看一看。
流傳下來的關于晉惠帝的典故中最有名的有三個,第一個作弊解題。”
“在晉書中,時常出現晉武帝憂心太子的能力并考驗太子的行為,這個典故就是由此而來。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內交卷。
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卻是個很聰明的人,她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
司馬炎看了答卷后,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
可是司馬炎一死,司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鬧出了不少笑話。”
“荒謬。”許多司馬家的人都忍不住低聲開罵,這這這,這太子分明就是腦子有點問題吧
這里指的是生理上的問題,而不是罵人。
司馬昭看著兒子忍不住問道“既然此子有問題,為何還立之”
青年司馬炎這,可能是某種政治考量
司馬師頭痛道“難怪會把國家搞得一塌糊涂,難怪天幕說罪在你。”
“第二個典故何不食肉糜。”
“某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
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么不吃肉粥呢””
多少百姓聽到這句話都忍不住恨恨的抬頭看向那天幕,飯都要吃不起哪來的肉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