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可能比大宋更糟糕。
反正,一切都隨著周世宗的死而失去一切可能。
“奈何,出師未捷身先死。”李一可惜道“在奪取幽州時,大概條件不到位,所以諸將均認為不可,柴榮不聽。但大抵天意都如此覺得,于是當天晚上柴榮突患疾病,只得自雄州回師。”
“這一病吧,大抵把陳年舊疾啊,這些年的受傷埋下的隱患都一起爆發了吧,所以次月柴榮就過世了,年僅三十九歲。”
郭威大驚失色。
柴榮眨眨眼,他三十九歲就死了嗎
他突然看向趙匡胤,那時候,他最大的孩子幾歲幼主繼位,在亂世中如何能存
趙匡胤心里亂成一遭,不敢再那么信誓旦旦。
他是服氣柴榮的,自問不可能造反。
可如果皇帝已經不是柴榮了呢
“自古幼主登基就沒有好下場的,但是柴家的下場不錯,趙匡胤大抵也覺得對不起曾經的好兄弟柴榮,所以對柴宗訓極為禮遇,雖然降封他為鄭王,但卻允許他在封地內依舊保留后周的宗廟,采用后周的正朔、服色,一如當年曹丕給予漢獻帝的特權。”
漢獻帝就心情復雜吧,雖然懸在頭上的刀終于落下了,但好歹余生安穩吧。
“不僅如此,趙匡胤還在一塊石碑上留下三條遺訓,其中第一條便規定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于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這就是要保柴家血脈不絕的意思。
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后代會出現個什么玩意,但是不能株連,就可以繼續保證血脈傳承。
宋朝歷任皇帝都能遵循這條遺訓,與柴家子孫共存亡。”
“有宋一代,對柴家都多有封賜,例如宋仁宗,就封柴家崇義公爵位,照舊祭祀后周的宗廟,此后,柴氏子孫世代襲封崇義公的爵位,直到宋朝滅亡后才斷絕,時間長達200余年。
趙匡胤雖然沒有說讓柴家與國同休,但是柴家卻真正的與國同休。
雖然趙匡胤有點欺負孤兒寡母,但是比起很多辣雞已經好多了吧,雖然是比爛
不過以對前朝皇室來說,柴家這個待遇確實是所有前朝皇室中待遇最好的了。
突然又想起某些皇帝,許諾臣子的時候有多大餅就畫多大餅,轉頭用不上的時候就把人咔嚓咔嚓。”李一吐槽道。
柴榮捏緊的拳頭,慢慢松開。
大家都是亂世走來的,也知道亂世的恐怖,幼子登基,確實危險重重,內憂外患,不是趙匡胤,也會有其他人蠢蠢欲動,畢竟周國才成立九年,很多臣民都沒有什么歸屬感。
而外患更不用說了,被他打壓下來的那些勢力都不會服氣,都會撲上來的想要咬周國一口,將周國分吃了。
相較之下,趙匡胤居然是最好的選擇了,至于家人都能有個好結局。
郭威也臉色復雜,一時之間也沒對趙匡胤喊打喊殺,也算這小子還有點良心吧,雖然不多。
“顯而易見,在亂世,一個七歲的小孩子是不可能服人的,而太后也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手段,幼主登基后,輔政大臣就立刻防備手握兵權,在軍隊威望很高的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