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點頭,這換誰都要信,并且很很多得瑟一下。
老劉家咱就主打一下低調,低調哈哈哈。
“漢初三杰就是我對劉邦一朝唯一的愛啊結果張良避世,蕭何自污,韓信死翹翹,難怪大家都要diss劉邦。
心里沒點數嗎知不知道漢初就靠三杰帶人氣了啊
誰關心殺不死諸侯王啊咱就關系漢初三杰的結局好吧。”李一不小心發出來自迷妹的小心思。
諸侯王們緩緩打出一個問號,不是,天幕你偏心的夠夠了哈。
劉邦有點尷尬,這一個韓信就難搞了,蕭何和張良怎么也有事啊,這是要他與天下為敵嘛
張良笑了笑,“天下一統,微臣心愿也了,隱居避世是早就有的想法,與陛下無關。”這是實話,當然,也是他確實看透這些官場名利。
已經功成名就,這時候還不退又要等到什么時候呢
蕭何暗暗一嘆,“想是微臣行事有所差錯,才讓陛下不悅。”他主動給臺階下。
劉邦撓了撓頭,一揮手,頭痛道“你們也別說這些,乃公還不知道你們,行了行了,接下來不管天幕說什么,那都是沒有發生的事情,不用為這個扯淡,浪費時間,總來這一套你們不煩我都不煩了。”
劉邦先表態,“咱也是第一次做皇帝,沒有經驗,做的肯定也有不好的地方,這次咱們一起,做得更好一點。”當然,諸侯王還是要削的。
劉邦這話一出,所有人才松了口氣,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就中招了,當做沒有這回事最好。
誰也不知道別算誰的賬。
“當然,張良和蕭何的結局大家普遍是能接受的,主要是韓信,這個真的就意難平了。
韓信只是想當個大王,他也沒有對不起劉邦,還想他怎么樣嘛咳咳,雖然但是,這就是他們之間的不可協調了。”李一嘆氣。
“理論上來說,韓信的功勞封王絕對不過分,甚至都快封無可封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皇帝會因為功高震主殺功臣的原因。
你手里沒有獎勵,還怎么讓人家為你賣命。
人家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萬一想更進一步呢
所以最后君臣就be了。
而眾所周知,韓信的軍事能力是開怪級別的,劉邦對他又沒有沛縣小伙伴的信任,半路君臣,相處的時候又不多,能放心信任韓信才奇怪。
加上韓信自己老是搞小動作,雖然不是要造反,但是這些小動作落在猜忌他的劉邦眼里,可不就是危險信號嗎”
“韓信死的冤嗎冤但也不冤。”
“如果有人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劉邦誅殺功臣有著共同的特點第一,都是掌控兵權,擁有封地的異性王;第二,這些異性王確實懷有異心,想過或者真的企圖造反。
任何一個人,有著以上其中一個,就很容易被忌憚,如果兩個俱全,你不死誰死呢
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劉邦確實忌憚這些異性王手里的兵權,想到除掉他們。
畢竟在當時,異姓諸侯王就是自己封地的王,在封地擁有和皇帝幾乎一樣的權利,哪個皇帝能忍受這樣的國中國呢
即便皇帝能忍,只怕要不了幾代,這些諸侯王的后代也要反了。
畢竟能當皇帝為什么要當諸侯王
反之,文官和權力不大或者沒有封王的武將基本上能在劉邦手里平安善終,樊噲之所以會在最后被劉邦盯上,那是因為他是呂雉的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