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這話題轉移到太快了吧。
劉徹嘀咕道“不是要說高祖淮陰侯的八卦嗎”
衛青眼皮一跳,醒醒啊陛下,那是高祖,看熱鬧可還行
“他當然就是我們的著名美男子,女裝大佬,謀圣張良啦”李一自己先鼓掌,“先說好,不涉及政哥的時候我還是愛謀圣的。”
李一誰不想讓子房給政哥打工呢
李一我知道這很難。
李一但是夢想總還是要有的吧萬一實現了呢
張良女裝大佬
其他人噗呲哈哈哈。
秦始皇時期
張良抬眸,輕哼一聲,暴君有什么好喜歡的,看天幕年紀輕輕,怎么就眼瞎了呢
“張良呢,他出生韓國,祖上幾代都為韓國國相,所以張良對韓國的感情是很深的。
也因此滅了韓國的大秦就是張良的大仇人,這個立場問題,沒法說什么。
反正張良年輕時就把復國作為自己的目標,幾次策劃刺殺始皇,其中博浪沙特別有名,大家應該都聽過。”
秦始皇嬴政冷笑,原來是這家伙。
“以一人之力想要對抗一國之主顯然幾乎是不可能的,能在始皇出巡的時候搞事還差點成功,那已經是張良的人生巔峰,無愧謀圣之稱。
若是不出意外,張良這輩子都不可能復仇成功。
誰知道,始皇陛下死的早,胡亥上位,好家伙,這就是張良心心念念的神隊友嗎”
嬴政郁悶了,胡亥,一生之恥
“各方起義的時候,張良自然也拉起韓國小分隊,復國啦。
雖然只是個小破爛,但是作為謀士,張良是真的盡力了,只怪豬隊友扶不起來。
這時候,他遇上了劉邦,張良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跟著劉邦啦,畢竟那時候他心心念念就是韓國。
但是因為劉邦對他非常好,他也就順便幫劉邦出謀劃策,比如鴻門宴上,張良就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保住劉邦平安回去。
說回前話,當時諸侯王約定誰先入關進咸陽,誰便可以立而為王,韓王和張良便與劉邦會合了。劉邦請韓王留守陽翟,而讓張良隨軍南下。
好的謀士遇上好的主公,可以發揮的威力實在大,所以張良和劉邦遇上,一下子就成為最先進入咸陽的人。
項羽重創大秦,劉邦讓大秦名分上死亡了。”李一吐了口氣,搖頭,繼續道“項羽本來是篤定自己能第一個進入的,結果劉邦搶先,可不就對劉邦報以敵意嗎
這不,鴻門宴來了。
結局大家也知道了,有驚無險。
后來,天下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
劉邦雖然不舍,但是知道這樣的人才不是能強留的,于是賜金百鎰,珠二斗。
而張良一看,劉邦沒有得不到就毀掉,還送這么多東西給他,于是轉頭又把金珠悉數轉贈給項伯,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
這樣,劉邦建都南鄭,占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所以說,劉邦是真的摸著張良的心思,一步步加強張良對他的好感,所以哪怕要走前,張良都還會他謀劃未來。
走前讓劉邦燒毀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劉邦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
哪怕那個地形重新修棧道很難,劉邦依然聽從張良的話,天下進入短暫停戰時間,而張良自然是回韓王成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