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韓信來了之后,還給劉邦出主意。”
“一個“明燒”,一個“暗渡”,謀圣兵仙間接聯手,堪稱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明燒棧道,暗度陳倉,多么有名的典故啊。”
李一感嘆一句后繼續道“可惜,張良在劉邦這里是寶貝,在韓王成那里顯然不是,在韓王成那里,張良日子就平平淡淡,沒有那么多精彩。
后來劉邦平定三秦,項羽震怒時,張良哪怕不在劉邦身邊,也依然幫他再度逃過一劫,轉移項羽注意力,為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再后來,項羽以韓王成未隨同入關及無戰功為借口,不讓他就國,廢其王位,貶為列侯,奪其封地,并帶到彭城將他殺死。”
李一側目,吐槽道“這說出口的話項羽也是能表演怎么吞回來的。”
項羽臉色漲紅,兵不厭詐好吧而且那劉老三殺人就是歷史正確,我殺怎么就有問題了
“劉邦一定愛死項羽了。”李一揶揄道。
項羽
劉邦
兩人同時做了個嘔吐的動作。
“原來韓信在項羽那里,然后項羽對他毫不重視,韓信頓時生氣跑路到劉邦那里。
如果復立的韓國還在,哪怕張良再欣賞劉邦,也不可能棄置不顧,可是項羽殺了韓王成,使張良相韓的幻夢徹底破滅。
第一個滅了韓國的大秦已經咔咔了,第二個滅了韓國的項羽以為自己還能活嗎
復而又滅,張良心愿已了,也夢想破滅。他終于放棄復國,然后一心幫助劉邦干掉項羽,統一天下。
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
李一表示“我誰都不服,就服項羽,堪稱大漢人才輸送大隊長啊。”
項羽差點氣炸了,欺人太甚。
“為劉邦統一天下最大的三位功臣中的兩位,全靠項羽才到劉邦手里,這和項羽把皇位送給劉邦有啥區別嗎”李一真心發問。
劉邦不厚道的笑了,可不是嘛沒有項羽,韓信和子房還不一定跟著他呢。
劉邦決定回頭祭拜一下項羽,感謝他送人才之恩。
這可不是普通人才,而是能安邦定國的大才好吧
“漢初三杰在手,劉邦在張良的謀劃下,搞了一個內外聯合共擊項羽的軍事聯盟,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使劉邦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最后一舉大敗項羽。
值得一提的是,在劉邦被人說動要搞分封制的時候,張良借箸諫阻分封。
要不然說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敵人,張良深恨大秦,研究大秦的弱點的同時,也了解大秦的優越之處,放棄復國之后,他也終于能正視大秦了。”李一神色復雜。
秦始皇時期的張良看了天幕一眼,神色淡淡,不知道在想什么。
現在的他如何也理解不了未來的他的想法。
他活到現在,都是為了報仇和復國。
“天下一統,張良就心生去意,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在天下大定后不要大的封地,不要高的官職,從此修身養性,鮮少再過問朝政,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所以張良算是善始善終,也是“漢初三杰”中結局最好的。
要不然人家是謀圣,韓信這點真的得學學張良。”
韓信板著臉,那是他打下來的地方,他應得的封地和王位
而且,韓信飛快看了張良一眼,酸溜溜的想,陛下對張子房怎么那么好。
韓信他都沒有對我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