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南下后,偏居一隅,但也依然還是有很多有志之士,一直想要北伐,其中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溫都曾先后北伐,但無一成功。”
“其實華夏幾千年歷史,能以南伐北并且功成者,唯一一人,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他人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有些確實是實力不足,也有些是被豬隊友拖累,還有些則是時間不夠,后兩者的失敗總是叫人遺憾又可惜,尤其是如劉裕這樣的。”
“要說亂世總會有一些驚才絕艷的人物出現,哪怕是魏晉南北朝這樣的大分裂時期也不例外。
而在整個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期間,宋武帝劉裕絕對是那顆最耀眼的星。
東晉是世家的天下,在世家門閥占據絕對權力的時代,劉裕從底層崛起最終占據至尊之位,打下了整個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最大的領土。
如果不算上明朝,他的北伐成績在整個華夏歷史上也是極其耀眼的。”
“在全員比爛的東晉時期,他就更是整個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所有人都無法望其項背的。
劉邦劉秀劉備劉裕,這四位雖然成就各不一樣,但是確實都是真正從底層爬上來的存在。
突破階級這種事情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并且還做出大成就的就更加寥寥無幾,哪怕是放眼青史,他們而是珍貴稀少的。”
朱元璋表示也別老說姓劉的啊,咱老朱也是很厲害的。
劉秀謙虛低調。
“東晉名將謝玄組建了北府兵,以5萬北府兵在淝水之戰中擊敗了前秦80萬大軍,自此北府兵成為了東晉最強兵種,而劉裕從軍后加入的正好就是北府兵。
也正是從軍之后,他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天賦是在打仗上,自此劉裕就和開掛似的,打仗然后獲取軍功,然后一步步往上爬,從一個小兵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最后建立新的政權,成為皇帝。
亂世出英雄,確實也如此。”
“如果不是遇到了亂世,像劉邦劉裕這樣出生低微的人如何有機會往上爬呢。
但亂世確實需要英雄來結束,否則就該死更多人了。”
“說起來劉裕面臨的處境會比劉邦糟糕一些,首先當時的東晉朝廷雖然沒啥能力,但畢竟還是正統,不像大秦,還沒有盡收六國民心,何況還是胡亥治下的大秦,簡直是人心背離。
而東晉朝廷無能,但晉朝統一過,東晉也在南邊扎根百年了。
而朝廷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則是天下分崩離析已經近百年呢,要重新統一顯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要知道,統一天下分裂幾百年的大秦和大隋可都是二世而亡,這固然有繼承人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當時背景,幾百年分裂哪里是那么容易融合的。
同樣,近百年的分裂,在古時候已經是經歷幾代人了。”
“在這樣兩座大山下,劉裕的北伐之路就顯得很難了。
從經歷上來說,他就已經比劉邦朱元璋這樣的創業者多了一重難關,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可惜的是,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在解決了朝廷,征戰多年的劉裕終于還是走向人生最后的時光,來不及統一天下就死了。”
“但是,哪怕是沒有完全統一的他都已經生猛的很厲害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宋武帝吧。”
辛棄疾也忍不住一嘆,宋武帝確實可惜了。
“劉裕是在討伐孫恩的時候崛起的,當時孫恩起義,極大地影響了東晉朝廷的權威性,讓本就和傀儡沒兩樣的司馬家,再次雪上加霜。
時朝廷派兵討伐孫恩,劉裕就是在這一戰中大出風頭,并且孫恩的妹夫盧循接管起義軍后,又被劉裕追潰,自此劉裕被封為彭城內史,也就是太守的意思。”
“討伐孫恩對于劉裕轟轟隆隆的一生中其實不算什么,只是這是劉裕的崛起的開始,于是也就值得一說了。”
劉裕對聽自己的過往沒什么興趣,他現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自己沒幾年好活了,最后還是沒能北伐成功。
這著實讓他煩躁,天幕早前就說過,魏晉南北朝會分裂幾百年,而眼下一聽,如果他失敗了,后面的人就更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