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此時也先挾持朱祁鎮作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
皇帝在人家手里,作為臣子聽不聽呢大家都深深的糾結,于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擁立朱祁鈺即位。
對啊,這個換個皇帝不就沒事。
于是九月六日,朱祁鈺被群臣擁立為新帝,距離朱祁鎮被俘虜已有一個月,距離午門血案也有近半月了。”
“有句話說的好,別看過程怎么樣,要看最后得利的是誰。
咱不知道朱祁鈺在這其中的作用是什么,但是我們知道,這里面最大的贏家赫然就是朱祁鈺,蕪湖,驚喜吧
這么一看,朱祁鈺的手段可比朱祁鎮厲害多了好吧。”
朱祁鎮勃然大怒,“亂臣賊子,果然早有不臣之心。”
其他人都面露疑惑之色,這不是在你被俘虜后發生的事情嗎哪里來的早有咋滴,你不行還不讓別人上啊。
這時候,朱祁鈺走正門走來了進去,陽光照在他身上,仿佛多了一絲神圣的意味,而他身后跟著許多人,有侍衛,有宮人,有大臣,他們都是去報信。
朱祁鈺站在殿下,朱祁鎮坐在龍椅之上,明明是朱祁鎮居高臨下,可是仿佛被俯視的那個人是朱祁鎮。
朱祁鈺溫聲道“聽說皇兄身體不適,臣弟特意來探望。”
什么身體不適朱祁鎮面部抽動,然后一瞬間意識到,朱祁鈺是悄無聲息進來的,沒有任何人稟告
他心里升起巨大的恐懼,這是怎么回事。
他發瘋大罵,“人呢都死哪去了”
朱祁鈺靜靜的聽著,看著,想起天幕說的那些枉死的百官和將士們,他們才是真正上天入地,求救無門,比起他們,那個被俘虜,還能被好吃好喝供著的明英宗才是真正該死沒有死的。
朱祁鈺走到百官之前,然后站定,面向百官,深呼吸一口氣,所有人都注視著他。
朱祁鈺開口卻不是沒有說朱祁鎮的事情,而是大聲道“諸位大人,眼下瓦剌蠢蠢欲動,大戰將起,我們該如何應對。”
外敵當前,朱祁鈺沒有心思搞什么內斗,要知道,他的好皇兄,原本已經準備御駕親征了,也就是說敵人的鐵騎已經揚起,敵人的利刃已經磨好,就差架在他們脖子上了,哪里還有心思在這里糾結其他的雜碎事呢
天幕說的未來太遙遠,可是戰爭已經出現了,就在這當下。
無論是天幕,還是朱祁鎮的所作所為,都要往后排。
于謙看著朱祁鈺,眼里露出驚喜,在皇帝還在糾纏天幕所說的未來,在大家都對那樣的未來恐懼時,這位殿下的目光卻已經落下邊境被刀鋒所威脅的百姓身上了。
于是他毅然而然的站了出來,“請郕王主持朝政。”
越來越多人站了出來,他們不想重復天幕說的那個結局,他們想活著,想大明依然繁榮昌盛,想土木堡之變不再出現。
還想朱祁鎮退位,想朱祁鈺登基稱帝
這就是民心,這就是大勢,你看見了嗎皇兄。朱祁鈺遙遙看向驚恐的朱祁鎮。,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