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他是大明時期的名臣,但更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后,在敵人虎視眈眈,意圖南下,直擊北京時,他制止了朝廷南遷的事情。
當時朱祁鈺還沒有什么實權,更多不過是個吉祥物的作用,倉促之間,朱祁鎮出事了,但他這個監國也不可能立刻變成實權人物。
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時候,是于謙站了出來,成為朝廷的主心骨。
他讓大明王朝走向正確的方向,而不是成為另一個南宋。”
趙匡胤心情復雜,眼神兇狠,要是天幕能跟之前那些敗家子皇帝一樣開放世界通道,他非過去弄死這混賬東西。
李一說起于謙,臉上帶了笑意,“說起來古代的和尚道士真的有點神神叨叨的,有時候準的不行,漢時許負是如此,而在于謙身上也有那么準的一個算命。
據說在于謙七歲時,有個和尚看見他,驚奇于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
真的就是半分不差,可不就是后來于謙拯救大明王朝。“
劉徹來了興致,他摸著下巴,這個還真準,他充滿好奇道“那這和尚能練出仙丹嗎”
衛青委婉道“煉丹的是方士,這位是和尚。”大家職業都不一樣。
劉徹擺手,無所謂,反正他已經知道誰有仙丹了。
劉徹看著李一的眼神深情款款,這可是他長生不老的保障。
劉徹朕宣布這是他最愛的人
李一一時之間口多無槽,但是勉強能算成就吧可惜系統沒有成就這玩意e
“于謙曾經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平定朱高煦的叛亂。”
“也巡按過江西,平反數百起冤獄。”
朱棣摸胡子的手一頓,神色莫變。
朱高熾不動聲色道“二弟雖然有錯,但是父皇也不要太責怪他,咱們好生教教,也許二帝能知錯就改了呢。”
朱瞻基忍不住看了自家父王一眼,這表面求情,實則句句都是在定死二叔的罪名,他爹好心機
朱棣長長一嘆,哪怕是他,對子孫事也充滿煩惱。
“朱瞻基見識到于謙的才華和能力,于是越級將他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他則不辜負皇帝的厚望,將兩地治理的井井有條。
后來朱瞻基過世,輔政的三楊也都很看重他,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準,而這都是“三楊”主辦的。”
李一道“可以說,于謙一直是朝中大佬們所看中的好苗子,一直重點栽培,顯而易見也是留給新帝的能臣干將,正是因為這樣的備受看重,所以于謙也心懷天下,感恩國家,遇事不亂,力挽天傾。
可以說,于謙和大明一直是雙向奔赴的。”
“也可以很肯定的說,于謙是忠于大明的,但他卻不是忠于哪個皇帝的。”
朱元璋惋惜的搖頭,這種臣子,自己當皇帝的時候自然會喜歡,但是還沒有當皇帝,恐怕是討厭的緊吧。
“正是這樣的于謙,所以在朝廷有著不小的威望,才能阻止南遷的事情。
他的能力無疑是卓越的,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
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
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此時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
這時候于謙依然還是站了出來,而朱祁鈺對他交付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