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正的不得不說的結尾來了,面對這么龐大數量是士兵,
白起道“趙國士兵反復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于是命令軍隊將趙國降軍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
“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后斬殺趙國士兵及趙上黨民眾四十多萬人,趙國家家帶喪。”
“至此,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
要不是贏小米后面拖后腿,七國在當時就已經可以宣告為六國了。當然,如果秦國愿意,當時變成三四國也是可以的。”
李一沒什么興致道“在始皇帝以前,秦昭襄王可以說是秦國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大魔王,所以戰績是很彪悍的啦。”
“而白起的這一份的戰績也是足以笑傲所有的戰國同僚了,堪稱前無古人了。”
白起被夸,卻笑不出來。
長平之戰后,天下誰人不恐懼武安君白起呢。
殺神,那真是殺得血流成河的魔神。
“很多人都討論過,趙國的降兵真的非殺不可嗎”
“以我淺薄的見解來說,是該殺的。
囚禁的話沒有那么多糧食,是真的養不起,而且看管也是一個難題;
放回去的話很快趙國又可以了招兵組建軍隊,然后下次打繼續對秦軍造成巨大困擾。而且戰爭的本質就是為了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放根本就行不通。
那么可不可以歸降秦國嗎很難,因為這些士兵的家人都在趙國,他們生長于趙國,將他們留在秦國充軍,會影響秦國軍隊的戰斗力,也會成為秦國的隱患,若這些人一旦發生叛亂,會給秦國制造很大的麻煩;成為俘虜做苦力,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人真的太多了,是以十萬計的,太難看管了。
而在這樣的兩難情況下,似乎唯有殺了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還有一個很根本利益的問題,那就是秦國的軍功制。
當時秦人都踴躍從軍,就是為了殺敵獲取軍功。
而軍功制一般是按人頭算的。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殘酷在于,秦國士兵的功勞,必須拿趙國士兵的人頭來換。
砍下來的人頭才是軍功,沒有砍下來的算嗎怎么算呢
長平之戰幾十萬趙軍戰死過半,卻也帶給了秦人許多的傷亡。
死去的袍澤對于每個活著的人來講要么是兄弟或父子,要么是鄉里或同宗,對手的放棄抵抗并不能令他們平靜。
對于白起來講,戰俘的去留對他的功勞沒有任何影響。
對于士卒則截然不同,將戰俘放走顯然是不可能的,留著一來浪費糧食,二十多萬份戰功也將憑空蒸發。
所以,唯有下令士兵親手砍下趙人的腦袋,“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的獎勵方案才能依法實施,從而達到士兵都獲得利益,或是抵罪或是晉功。”
“所以,最后擺在白起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殺,而且還不能是秦王下令殺,而是白起自己的主張。”
“把難題丟給上級那顯然是不準備干了,白起當然不會做出這么腦殘的事情,于是他果斷下令,從此人屠之名響徹天地間。”
王翦搖頭,他的前輩比他可難多了。
嗯,還是自家陛下好。王翦笑瞇瞇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