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長長嘆了口氣,無論怎么說,那么多生命實在讓人不得不介懷。
正因為死得太多了,所以才在千百年后依然有無數人爭論該殺不殺的問題。
當生命成為一個直觀的數量,那是多令人恐懼的事情啊。
李一搖頭道“說起來長平之戰時,白起年紀不小了,可是老而彌堅就是他這樣的吧。
“這一場他晚年指揮的長平之戰,徹底打敗了當年可以獨立和秦國一戰的趙國,使得秦國從此天下無敵手,為秦始皇后來一統六國掃平了障礙。
但是白起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場他晚年主持的杰出戰役,也為他的生命敲響了喪鐘。
在長平之戰中,白起代表著秦國與趙國爭奪天下大勢,而在秦國內部,白起又要面對當時秦國的丞相范雎和他爭奪在秦昭襄王面前的功勞。
白起最初是秦國的一把利刃,戰必取,攻必克。所以那時候秦國把對白起一再加封,以表彰白起對秦國的貢獻。
而白起也竭盡所能的貢獻他的戰爭才華,以求取更高的爵位和封賞,他的仕途因為他的軍功一路高歌猛進,直到白起進入到秦國的權力頂層。”
“他封無可封,他威望巨大,他令世人恐懼害怕。
嬴稷忌憚他,又喜愛他的才華。
但是當他一再推辭嬴稷對他的征召時,終于還是讓二人的隔閡越來越大。
彼時因為嬴稷的錯誤決斷,沒有聽取白起的建議而導致失敗,而后征召被拒如果白起只是一個平庸之輩,他對趙國戰爭的言論對秦昭襄王沒有任何影響,他出戰與否也完全不在秦昭襄王的考慮之列。
但是白起之前長平之戰的大勝,卻和后來秦昭襄王執意發起的對趙國的戰爭失敗結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加上他表現出來的不遜他終于觸怒了嬴稷。”
“按照秦法,軍功不但能獲得封賞,還可以抵罪,一次降一級,然而白起足夠三個大良造的軍功卻抵不過秦王的雷霆一怒。
彼時秦趙和談,他又和范雎生出間隙,還拒絕領兵攻打邯鄲,儼然一副功高蓋主而不聽調派的模樣,所以他終于被一擼到底。
是時,秦昭襄王將白起貶黜為士伍,放逐至陰密。
由于病體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啟程。
三月后,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襄王更遷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
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就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對此記載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自殺。白起閉了閉眼睛,是他真的傲慢該死嗎
“要我說,就是贏小米沒氣度”
“要不然說你不行啊贏小米。”
贏小米,呸呸嬴稷頭冒問號,他可行了好嘛等等,被氣傻了,重點是什么叫做他沒氣度啊他已經足夠容忍了好嘛,是他白起太傲慢自以為是了。
他屢次和他對抗,不聽從征召,他想做什么
他是不是真的以為秦國沒有他不行是不是有不軌之心
他自己親自去請,讓應侯去請,一而再,再而三,可謂是給足了白起面子了,他呢完全不聽,還跟他對著干。
他不死,誰死嬴稷冷酷的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