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時候是有點神秘成分的。”
“說回項羽,項羽一生戰績輝煌,生平八十多次戰斗,所有碰到項羽的武將都是一合之將,基本上都是一回合被挑于馬下,再一次驗證他神勇之名。”
“隨著劉邦搶先進入咸陽,項羽也率著大軍轟轟烈烈的來了,項羽也沒有想到居然會被劉邦捷足先登。
為此還出現了“鴻門宴”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兩個典故呢,主要講的是當時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其謀士范增覺得劉邦是個威脅,應該趁現在殺了;但是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順利度過這個危機。
從此以后,鴻門宴就是宴無好宴的代表,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是另有圖謀的意思。”
“現代人學習的每一個成語典故后面都是一段歷史故事,而那樣長的故事卻又能用幾個字就概括起來,要不然說咱們華夏文化就是博大精深呢。”
“回到正題,秦朝覆滅后,天下也進入僵持局面,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又分封諸王,其中自然也包括劉邦。
而后大家各回封地,但是秦亡了,起義軍們分豬肉不滿意,于是新一輪戰局開始了。
先是楚懷王被殺,而后齊、趙諸侯叛亂,此外劉邦出兵平定關中等,項羽非常憤怒,封鄭昌為韓王,派其前往阻擋劉邦,令蕭公角阻擊彭越,而自己親自去平亂。
于是天下在此陷入戰亂,楚漢爭霸也拉開帷幕。”
“經過四年的戰爭,因項羽沒有有固定的后方補給,在糧草殆盡后,被劉邦所敗。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死時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于是項羽拒絕過河,自刎而亡,一代霸王落幕。”
項羽捏緊拳頭,劉邦這個無恥之徒卻贏了他,他看不上的韓信卻大敗他。
這算什么難道真的是他有眼無珠不成嗎
“從亡國之人,到重新崛起,幾乎成為天下之主,項羽的一生充滿戲劇性,傳奇性。
所以歷代以來,總有人人稱贊他,為他可惜遺憾,例如易安居士就寫過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杜牧寫過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這些都是夸贊項羽的。”
“但是項羽的結局,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因為他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讓他不可能得民心,不能得民心者何以得天下呢”
“都說劉邦一無是處,可偏偏是劉邦得了民心,所以成為最后的贏家。
所以說,百姓擁戴誰,誰才能勝利。”
劉邦若有所思,可不是,這天下,也是他項羽半送給他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