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任天堂,執行效率正處于巔峰,因為,這個年代的任天堂的掌門人是山內溥。
五十年代,山內溥剛接管任天堂時,這家公司僅是一家年銷售額20億日元的紙牌公司,山內溥上任后,很快把公司內部的家族成員以及很多資深元老,全部都趕走,從而實現了大權獨攬。
隨后山內溥就采取跟迪士尼合作,獲得迪士尼的經典動漫IP授權,用這些動漫形象印刷在紙牌上。用不了幾年時間,任天堂壟斷了整個日本紙牌市場的60%以上,年收入超過百億日元。
在鞏固了紙牌業務之后,山內溥就開始不斷讓公司嘗試創新,制造出各種稀奇古怪的電動玩具。
通過布置各種發明任務,來挖掘公司內部被埋沒的人才,用這些被發掘出來的發明能手,逐步委以重任,替代那些只懂紙牌業務的廢物。
在山內溥的鼓勵之下,任天堂公司的那些底層員工,紛紛激發了發明的興趣。
比如,“超級怪手”,一種簡單的彈簧裝置的玩具,但是山內溥卻是如獲至寶,重用發明這款游戲的橫井軍平,讓他擔任任天堂公司是新產品開發部門的主管。
其后橫井軍平接二連三的做出了“超級棒球”、“超級潛望鏡”等等電子玩具。后來,橫井軍平又給任天堂招攬了上村雅之、竹田玄洋等等電子游戲相關的技術牛人。
到了70年代,雅達利推出電子游戲大獲成功之后。山內溥已經下定決心——任天堂要做電子游戲。
77年任天堂,已經做出簡單的電視游戲《COLORTVGAME6》既是包含6種電視游戲的游戲機以及可以玩15種類游戲的《COLORTVGAME15》,這兩款游戲雖然很不成熟,但卻是給任天堂后來開發FC奠定了基礎,而且,這兩款不可以更換卡帶的游戲機,銷量也超過百萬臺,實實在在的給任天堂帶來了幾十億日元的利潤。
正像是看到了雅達利在電視主機游戲上的成功,讓任天堂堅持要做電視主機一樣。
而現在,新創業電子公司掌機《中華方塊》的業績,也刺激了任天堂一定要在掌機業務上啃上一大口!
1981年4月1日,GameWatch攜新出爐的游戲《任天堂三角》,開始在日本的電視上瘋狂打廣告宣傳:
“超越《中華方塊》的《任天堂三角》,三角比方塊更具智慧……”
“降價大處理,包含日歷、電子表和《任天堂三角》游戲功能的GameWatch,降價至6500日元一臺。一年內質量問題損壞,可以換新機,保修期長達三年。一年內購買老款GameWatch,限1981年6月30日之前,攜帶舊款掌機可換新機。”
這個不要臉的廣告打出去之后,GameWatch又開始起死回生了。
原本,不太看好GameWatch的經銷商,在《任天堂三角》的說服之下,重新選擇了訂貨。
任天堂的銷售員告訴經銷商:“沒錯,《中華方塊》是一款經典的游戲,但我們的玩法有了創新。既然玩家喜歡這個類型的游戲,沒道理只玩《中華方塊》一款!而且,我們的功能更強,售后服務更好,再加上,我們已經啟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絕對會暢銷的!”
銷售人員把新游戲擺在經銷商眼前,讓經銷商自己體會。
與此同時,任天堂至少砸了10億日元用于廣告宣傳,這讓經銷商堅定了重新銷售GameWatch的信心……
隨著任天堂的反擊戰打響,GameWatch銷量節節反彈,首日更是賣出了3萬臺的優異成績。
即使后來銷售逐漸回落,是每天都可以銷售七八千左右,遇到銷售旺季,則可以反彈至日銷售一萬臺以上。
《中華方塊》在日本每個月大約銷售50萬臺,而GameWatch在日本地區的銷量,則是穩定在每月二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