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嘉禾電影公司就開始聯系新創業公司,預付了100萬美元定金,準備給成龍的一部電影做后期特效,當然了,后期制作的預算高達800萬港元,也算是鄒老板的的大手筆投資。
至于,金公主娛樂的雷老板,雖然比較心動,但處于觀望狀態,準備看看《開心鬼》的電影最終的質量和市場反響,如果質量高,反響好,那么,也許他會考慮讓新藝城的大片,比如,《最佳拍檔》系列,把后期制作的訂單交給新創業公司。
即使的摳門的邵老板,也有不會無動于衷。
邵逸夫看到了超級計算機剪輯之后,雖然并不是太理解,但也是不明覺厲,說道:“聽說計算機行業有什么摩爾定律,一年半性能提高一倍,或是價格降低一半。現在搞這東西太貴,等三年之后,超級計算機降價了,找新創業電子公司預定一套。”
方逸華也贊同說道:“這東西貶值太快了,三年后購買才劃算。據說,新創業電子公司自主研發的超算,我讓人去問過,新創業電子對外出售,報價5000萬美元。三年后,1250萬美元能買到手,二手貨還能進一步殺價。即使加上軟件,1000萬美元應該能搞到手。”
這兩人不可謂不聰明,所以,香港電影和電視行業的起起伏伏,并沒有影響到邵逸夫的身價。即使從80年代開始,邵逸夫開始善念萌發,不斷的開始做慈善,未來三十年內捐了至少二十多億港元,絕大部分都是自主內地的教育行業。而且,邵逸夫的慈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大部分都是蓋了逸夫樓。這樣,只要他派人,或親自到實地去看一下逸夫樓,就知道有沒有被糊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邵六叔的精明之處。
做傳統行業的投資,邵老板別說是做影視娛樂,隨便那個歷史悠久的行業,估計都能成就一番大業。
但他的想法,用在計算機行業就有巨大的謬誤了。
作為目前世界上技術持續進步速度最快,時間跨度超長的半導體行業。歷史上,能跟其相比的,大約只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從瓦特蒸汽機開始,蒸汽機技術高速改進,持續了一百多年,蒸汽機的技術快速的更迭換代,使得人類的生產力水平持續的被真蒸汽機帶動不斷的發展。
在發展了一百多年之后,蒸汽機的技術和應用的潛力逐漸被發掘的差不都了。其后。則是電力技術的問世,其一樣是持續的發展,從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電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人類社會造成了更深遠的改變。
之后,就是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20世紀50年代開始,半導體技術高速發展。一直到21世紀初,半導體行業相對于傳統行業,技術的進步速度依然很快,還算是推動人類生產力進步和效率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雖然不知道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能不能被評為跟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相媲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代表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