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末,在香港試水投放的1萬臺VCD,迅速脫銷。
賣的這么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廉價!
廉價是硬道理,這在任何時代,都是金玉良言。
后來,中國白色家電逐漸在全球市場上將日本家電品牌取而代之,并非質量上全面超過日本品牌,而是因為——便宜。
性能差不多的空調而言,日本3匹大立柜空調賣兩三萬,中國同規格產品賣5000塊錢,自然可以在大部分市場,所向披靡,將其取而代之。
市場被占領了,就有更多資金用以提升技術,隨后技術和質量自然也會全面超越。
林棋就是深信——先把市場占領,形成壟斷優勢再說!要想要形成壟斷優勢,最容易的策略就是——傾銷!
后來,國際上越來越反傾銷,一次保護其當地的產業,就是因為傾銷戰術太牛逼。只要把你當地的產業擠垮,沒有可以替代的產品,之后,價格還不是任由我來定?想要多高的毛利率就多高的毛利率!
VCD的打法就是低價、低價、低價!
即使原本的歷史上,92年~93年VCD上市,也是靠著低價,迅速在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市場,淘汰了錄像機。不過,那時候,中國廠商僅是機靈,看準了機會就下手。實際上,VCD的核心零部件都不能自主生產,所以,一開始VCD上市也是高達四五千元。隨著市場飛速壯大,很多零部件能夠找到廉價的國產貨之后,價格才進一步飛流直下,降低到兩三千元,甚至用不了幾年就跌破一千!
而新飛電器的產品國產化率,甚至比歷史上的90年代初做的更好。即使是激光頭這樣的元件,距離自主生產大概也僅需要一年時間了。正是因此,飛利浦公司的激光頭供貨價也是飛速降低,目前,一套激光頭組建甚至僅需150美元,比一年前降低了50%!
一方面是因為,CD、CD—ROM對于激光頭的需求量巨大,量產之后,降低了飛利浦公司是生產成本。另外,就是飛利浦公司知道,新創業電子公司有自主生產激光頭的能力和意志,所以,只好通過不斷的降價,來穩住供應商的地位。
當然了,VCD的低價是跟錄像機比,由于市場上沒有更低價的同類產品,所以,每臺VCD給銷售渠道合理利潤的同時,廠家還是可以賺取每臺VCD300元的利潤!
之所以,VCD要賺錢,是因為盤古主機燒錢太厲害,短期內不能再搞出新的燒錢機器了!反而,需要賺取利潤,去彌補盤古主機的虧空……
因為,VCD產品上市既脫銷。
香港的各大經銷網點,迅速的追加訂單。日本的錄像機和錄像帶產業聯盟影響力雖然龐大,但在香港跟新創業電子交鋒,其影響力卻是不夠看。
畢竟,新創業電子公司在香港的經銷網點更多,香港排的上號的商場,都開設了新創業電子公司的產品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