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來得很快,而且這次還帶了鄧羌來了。不過到了書房,鄧羌沒進來,而是跟上次一樣蹲在門口等李伯出來。
李伯看到昀哥兒又是一臉福氣的樣子,立馬手一伸就把昀哥兒提溜了過來。他抱孩子總是很緊,加上年紀大了,身上比較瘦。全是骨頭隔著,小孩被他抱著是比較難受的。
“昀哥兒看起來不錯。”李伯又跟第一次見昀哥兒時那樣掂量了下,照樣瓷實,看來昨天的事對他影響不大。
昀哥兒哼唧了兩聲,“我就是沒事,我是來學習的,李伯你放我下來。你跟我阿爹談事,讓我看書去。”
李伯就笑了,“你這么點孩子認識幾個字”
不過李伯也沒逗昀哥兒太久,李復叫他來究竟是為了什么事他還是知道的。
當下摟著昀哥兒,李伯就暗中查看起他的運勢來。
查看一個人的氣運也并不容易,幸好昀哥兒是李家子嗣,有血脈相連才能夠相對輕易觀察。
此時再看,昀哥兒氣勢還是跟之前一般無二。
不對,還是有變化的。
原本昀哥兒氣勢平平,但因為李復替昀哥兒造勢,也為昀哥兒凝聚了幾分人望之運的。這人望之運難聚也難散,可此刻這些人望之運竟然已經散去了大半
這是怎么回事
李伯心里咯噔了下,不過面上裝作平靜模樣,然后就把昀哥兒抱著走到了書房角落的椅子上,隨手又抽了本書給他。
昀哥兒的聰慧他也看出來了,所以接下來的話他不愿意讓昀哥兒聽到,怕他心中難受。
李伯猜測昀哥兒恐怕真的是早夭的命格,所以哪怕天生聰慧至極,卻氣運平平。哪怕是凝聚的人望運,也會輕易飄散。
這次昀哥兒忽然暈倒,雖看著沒什么事了,可有些病非人力所能及,也非人力所能察覺。
李伯壓低了聲音跟李復說話,語氣中不免有幾分悲憤跟痛苦。
李氏亡國已經有五百多年了,這五百多年中,加上梁國已經歷經了四個朝代。每次天下紛亂之時,李氏子嗣都會企圖復辟,在各方角逐中渾水摸魚,暗中搞小動作。
可迄今為止,李氏子嗣反而越發平庸,不見半點起色。
李伯身為家臣,也為李氏服務了一輩子,是真沒見到李氏子嗣中出現什么挑大梁的人。
這次來,聽了李復對昀哥兒的夸贊,李伯要是沒幾分期待怎么可能。他甚至想,莫非這就是上天注定
這一趟,他收了一個上將之才的鄧羌,也等來了他李氏的麒麟子
誰知道昀哥兒竟然有早夭之相。
難道真是李氏一朝276年的國運,已經用光了李氏所有的氣運了嗎
這天下除開漢室幾次起復,最后曹魏謀逆都有蜀漢撥亂反正外,其余王朝從來沒有亡國后再起復的先例,李氏也不例外。
大概李氏的天命真的消耗得干干凈凈了吧。
一瞬間,李伯竟然有些意興闌珊。
李復一時也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