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弧形的線條,連接著球體的上下兩端。
上端緩緩出現“北極”二字,下端則出現“南極”二字,隨后,這些半圓弧形的線條旁
又出現“子午線”“經線”五個字。
秦始皇見此,眉心微皺,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內心產生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地球”
天幕之前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
為什么這是何意
難道我們居住的大地,居然是一個球形的嗎
天幕是在展示“子午線”的方位,以及指南魚的制作方法,而這些時空里
許多人看見地球,都震驚地瞪大了眼睛。
天幕還說,地球是一個天然的大磁鐵。
歷史人物們紛紛陷入沉思,回想先前的世界地圖,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
而天幕的主旨依舊是指南針。
指南魚,只要放在水面上就可以辨別方向,比起以前的司南,可謂方便許多。
眾牛掰
那么只要有一碗水,就可以辨別方向了。
墨子與魯班等人紛紛摩拳擦掌,時刻準備著等天幕放映結束后就去制作指南魚。
長二寸、寬五分的指南魚,加上一碗水,就可以判斷南北的方向,這也太方便了
戰國時期的其余一些人也是如此,他們看見指南魚后都是眼前一亮,這不比司南厲害
隨后,他們看見天幕說起了更厲害的。
后來,人們又發現,將一枚鋼針在天然磁體上摩擦,這枚鋼針也會擁有磁性。
像這樣的通過人工傳磁得到的“擁有磁性的鋼針”,差不多算是正式的指南針了。
什么指南針,真的是一枚針啊
一枚針,就可以指示方向
而且“將一枚鋼針在天然磁體上摩擦”,這不比制作指南魚更加方便快捷嗎
笑死,居然這么方便
管仲也是大為震撼,他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知道磁石這東西了,但沒想到居然還能這樣使用。
看來,憑借他們現有的條件
再加上后世的各種探索,也就是各種抄后世的作業,他們也能實現非常多的創造
管仲絕了
漢武帝快去找磁石和鋼針來試試
但是,各時空的人們又有些好奇與不解,這指南針只是區區一根針,又該如何指示方向
他們耐心看著天幕,只聽天音說道
對于指南針的用法,人們也有過諸多探索。比如,宋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里就有記載。
一段十分詳細的文字,在穹宇徐徐浮現。
“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水浮多蕩搖。”
“指爪及碗唇上皆可為之,運轉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懸為最善。”
“”
這樣的文字,在天幕上一段一段地,顯示出來。
我們可以將沈括的方法概括為四種,水浮法、指甲法、碗唇法以及縷懸法。
其中,“水浮法”是將指南針放在一個盛有水的碗里,讓針浮在水面上。
“指甲法”,是將指南針放在人的手指甲上面,輕輕地轉動它即可。
“碗唇法”,是將指南針放在光滑的碗唇,同樣也是輕輕轉動它。
天音述說得十分簡單易懂,搭配上每一個方法的動畫畫面,生動直觀地展示了“指南針”的用法。
歷史人物們完全明白了。
手指甲與碗唇,都要是光滑的表面。
這與之前天幕上那個巨大的司南相同,司南的青銅地盤也是打磨得十分光滑。
還有水浮法,這都是要讓指南針自由地轉動。
這便是之前所謂的“讓磁針能夠自由轉動”,讓“磁針的正極”指向北方,“磁針的負極”指向南方。
因為這地球本就是一塊天然的大磁鐵
妙啊實在是一大發現
如此一來,豈不是只要攜帶一根經過“人工傳磁”的針,便能隨時隨地,辨別南北的方向了
他們喜不自勝,按捺住內心的狂喜。
因為天幕還有一種“縷懸法”沒有說完,而這種辦法,也是沈括認為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