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
倒不是說,他的思維特別地領先超前于眾人。
而是,他有著讓徐福出海尋仙問藥的經歷。
秦始皇:」
天幕之前稍稍地提了一下航海,再聯系起前面的那一幅令人震撼的世界地圖
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秦始皇與漢武帝兩人的心中誕生了。
他們決定了,真的要造船,帶上指南針,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更加廣闊的領域
好,到時候先問問后人,有沒有厲害的船。
秦始皇朕太需要了。
漢武帝造船的技術
關于指南針的應用,它在古代軍事、地形測量、生產生活等等諸多領域,都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航海領域,更是為人們指明了方向。
誒嘿,果不其然。
后世之人能想到的,其實他們也能想得到。
如果說在他們所站立的土地上,他們可以憑借觀天象等各種方法,獲得方位的信息。
那么,在海上,尤其是長期的航行、風雨變幻莫測,遇到陰晦的天氣便束手無策了。
指南針,肯定能派上巨大的用場。
在某一時空里,徐福從煉丹房里走出來,滿臉的黑色,以及十分前衛的爆炸頭。
他還在煉火藥,聽見“航海”兩個字。
整個人都不好了。
在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之前,海上的航行只能憑借日月星辰來定位,如果碰上惡劣的天氣,就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比如在公元838年,唐文宗開成三年,日本和尚圓仁來中國求法,所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里,就記載了他們在海上碰見陰雨天氣,無法辨別海船的航行方向。
秦始皇一聽,禁不住有些快樂。
公元前838年,距離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
在真正的歷史上,后世一千多年里,依然還存在著航海無法辨認方向的問題。
而他們現在,竟然已經可以用上指南針
航海
朕現在,就要開啟航海的大業
指南針用于航海,最早的記載是在北宋時期。朱彧的萍洲可談寫到了當時航海辨別方向的情形,他們這時候的舟師,夜晚觀星、白天觀太陽,陰晦的天氣就觀指南針。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誠然,古人利用天象進行方位的判斷,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了,所以在當時他們還是以觀日月星辰為主,而以指南針為陰晦天氣的輔助。
南宋時期,吳自牧的夢梁錄里也提到了指南針。是說在風雨冥晦之時,惟憑針盤而行,并且有火長看管,毫厘不敢差誤。因為這指南針是一船人性命所系,故而不容出錯。
墨子連連稱贊,他本身就更加欣賞對人有用的發明創造,有利于人的才是巧,無利于人的只能是拙,而這指南針,是大巧之中的大巧啊
能讓人在海中航行而不迷失方向,整船人的性命就系在這小小的一根磁針上面。
這如何稱不上大巧
魯班根據這一段內容里自己的思路,復盤完發現這段思路是這樣的
先是看見后世發明的指南針,然后才開始思考它的用途會在哪些方面。
這是從發現、發明創造出發,既而想到它的作用與實際應用。與從現實的需要出發不同。
魯班有沒有可能,我的連飛三天而不落地的木鵲,也會是很有用的呢
之前墨子說他的木鵲,還不如普通木匠分分鐘削出來的車轄。
因為車轄裝在車軸上面之后,車子就可以負重五十石,而他的木鵲卻沒有實際的用途。
以前的魯班嗚嗚嗚嗚嗚墨翟你說得好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