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出現一個橢圓形的綠色瓜果。
北魏農學家,后世ai技術模擬出的“賈思勰”,身影立于高空之上,不疾不徐地開口說道
就比如甜瓜的選種方法甜瓜選種,每年先要收取“本母子瓜”,然后截去瓜的兩頭,只留中間門的瓜籽作為種子。
春秋戰國時期,范蠡、許行、白圭等人都十分好奇。
選取一種“本母子瓜”
還有這所謂的“截去瓜的兩頭”“只留中間門的瓜籽”。
又是何意
莫非在同一個甜瓜之中。
瓜兩頭與中間的瓜籽,竟也是有區別的
不待他們思忖,天幕便往下述說
甜瓜有一種特性,它的主蔓不結瓜、子孫蔓才結瓜。“本母子瓜”,就是長在接近根部的最早分枝的子蔓上、最初幾片真葉開放的時候、所結出來的瓜,它的種子具有早熟性。
只見伴隨著天音的敘述,光幕上出現一片瓜田。
他們瞧見了甜瓜的主蔓、子孫蔓。
自然也有最接近根部的、最早分枝的子蔓。
當最初幾片真葉開放,結出了“本母子瓜”。
眾好嘞,竟還有這種講究呢
至于我們為什么要截去“本母子瓜”的兩頭,那是因為這些部位的種子,會種出一些細曲短歪的畸形瓜。
會種出畸形瓜細曲短歪
包括秦皇漢武在內的許多人,他們本來就都不太懂得這些,而今又聽天幕這般敘述。
沒想到同一個瓜里,不同的部位,里面的種子,種出來的瓜居然是天壤之別。
許行竟有這種區別
這要是不抄后世的作業,他們得什么時候才能發現這種現象啊
從我們現代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根據生物全息律,生物機體的某些特定部位,對于特定的形狀有著比較強的遺傳勢。
古人用“本母子瓜”的中央子作為種子,原理是與我們現代的“全息定域選種法”相通的。
聽見什么“現代生物學”,“生物全息律”。
還有“生物機體”,“遺傳勢”等等。
這些歷史人物們,顯然沒怎么聽懂。
但是聯系上下文,他們知道這是對前面那一段話的解釋。
也就是截去“本母子瓜”的兩頭、只取中間門瓜籽作為種子的原理。
感慨之余,這種“現代生物學”
在各時空人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古代農業培育、積累出了非常多的作物品種的資源。比如齊民要術里就記載了一百零六個粟、粱、秫的品種,無論是數量還是性狀,都有極大的發展。
等到了唐宋時期,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作物的品種也變得更加豐富。這其中便以水稻的品種為多。明朝的理生玉鏡稻品,就記載了三十五個水稻的品種。清朝的江南課耕催稻篇,也記載了各地的早熟稻、再熟稻。在授時通考這本官修大型農書當中,更是記載了三千四百二十九個水稻的品種。
春秋時期,齊國。
管仲聽到“三千四百二十九個水稻的品種”,瞠目結舌,著實是給他震驚住了。
我沒聽錯吧
光是水稻這一種農作物,后世還能衍生出三千四百多個不同的品種
管仲揉了揉眼睛,碧空光幕之上的字幕還沒有消失,并且用大字顯示出來。
齊民要術106個粟、粱、秫的品種
理生玉鏡稻品35個水稻品種
授時通考3429個水稻品種
管仲雖然不知道這種阿拉伯數字的由來,但在過往的歷史直播里也有見過。
他們如今,已經憑借一直以來的天幕記錄,推斷出了這些數字的含義與用法。
3429個水稻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