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像個小孩。”見他字字皆是篆書,只覺得越看越熟悉。
這個字跡,似乎在哪見過
大漢如今篆書隸書都有在用,不過更為莊重的場合還是用篆書更多一些。
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劉徹驟然回憶起了自己何時見過這字跡,正是當年有人仿秦相李斯之字,與尚謹的字十分相象。
他不動聲色地打量了尚謹一眼,這孩子果然不簡單。
“常常有人這么說,可誰說孩童心中不能裝著天下安定呢”
外族入侵時,連孩童至死嘴里都罵著敵人。
“若真有人相食的那一天,最先被吃的就是老人與孩子。”
“曾有人和我講,天下若有災難,君王當自省。”劉徹先前詔舉賢良,曾見過董仲舒一面,董仲舒尚未成體系地闡述其思想,卻還是提到過一些。
“陛下同我開誠布公,我便實話實說了。”尚謹索性不裝那些有的沒的,“此人認為天下有災是君王無德”
他要改變一些事,勢必會暴露自己。
“大漢的土地如此廣袤,洪澇干旱,地動山搖,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你覺得君王無錯”坦然來說,任何皇帝都會更喜歡尚謹的說法,沒人想承擔失德的罪責。
即使那或許是事實。
尚謹搖搖頭“不。陛下且看古往今來多少災禍若是官吏們都能齊心協力救災,天災總會過去的,人心依舊會在。若是官府毫無作為甚至魚肉百姓,人禍遠比天災可怖。”
“若有災而不得治,便是君王之過,若知災而不顧災,便是君王無德。”尚謹還要接著說下去,“若陛下嗯”
突然被捏了一下臉的尚謹迷茫地睜大眼睛,干嘛捏他
劉徹現在明白衛青為何說別拿尚謹當一般孩童了。
“你真是小孩子難不成真有仙人縮骨之術”
他現在懷疑尚謹是不是什么仙人幻化的,不然這么小的人是怎么說得頭頭是道的
難不成尚謹是李斯變的不對不對,沒聽說過人死了還能重新投胎的,字跡像多半是模仿。
劉徹都被自己的腦洞給弄笑了,他的想象力實在豐富了些。
尚謹無奈一笑,秦皇漢武的新理解,兩個人都信神仙方士。
“我覺得可以信神仙,卻不能靠神仙。若我真是仙人,便不會在這里和陛下說空話了,而是游歷天下,護佑萬民,哪里還有天災呢”他偶爾也信玄學,但要說各路神仙,他真的覺得靠不住。
“空話倒是大實話。”劉徹覺得他說的實在。
“可終究只是嘴上說說,而沒有去做些什么。何況我本也做不了什么,有能力做到庇佑萬民的,只有陛下。”尚謹抬眸定定地望著劉徹,他心知那個“武”字是拿什么換來的。
可戰爭不打,匈奴不除,大漢的人民將永遠生活在恐懼之中。
這與修長城是一樣的道理,長城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可長城不修,邊境難有安寧之日。
“庇佑如今我自己也是泥人過江。”劉徹指著桌子上一對正在下棋的泥偶小擺件,難得有自嘲泄氣的時候。
如今在朝堂之上,太皇太后一句話的分量都能壓過他。設明堂的失敗讓他的威望再不如從前。
如果他不能想辦法重建勢力和威望,他永遠會處于祖母的陰影之下。
祖母的治國方法未必不能治理好大漢,可確實與他心中的大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