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一顆璀璨的星星拖著尾巴降臨星空,自東而來,將夜空劃成兩片。
這是尚謹等待了半個月的天象。
二元以長星曰元光。
這便是元光的由來。
第二日,身在宮中的劉徹也聽太史令匯報了彗星的事情。
聯系起前些時日得到的祥瑞白鹿,想起了剛即位的時候有官員建議以天上降下的祥瑞改紀年年號的事情,突然覺得這件事可以考慮一下。
元光,昭示著劉徹正式掌權,將開創屬于他的時代。
他換掉了原本祖母一黨的大臣,提拔了自己人,一切都在朝他預計的方向發展。
身為東甌的王,騶望一直覺得閩越人腦子有問題,好好的太平放著不要,天天挑事,總有一天要自食惡果。
他們東甌好好地待著,非要來打他們,害的大半東甌人家破人亡。
好在他們如今遷到了好地方,大家已經逐漸適應了漢朝的生活。
不過對于閩越再次作死的行為,他其實是喜聞樂見的。
于是當閩越興兵攻打南越的時候,東甌人在看熱鬧,等著皇帝重拳出擊,治治這上躥下跳的閩越王。
真不知道騶郢是怎么想的,三年前覺得劉徹剛即位好欺負,偷偷摸摸想一舉拿下東甌,結果被大漢的使者給嚇跑了。
這回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南越王趙佗死了一年多,可以欺負欺負他孫子,又跑去攻打南越。
這要是趙佗還在,估計給騶郢一百個膽子都不敢打南越。
要知道說到底他們不過是大漢的藩屬國,在自己國內再厲害,也是沒有資格隨意攻打另一個藩屬國的。
對于剛開始治理南越才兩年的趙胡來說,閩越攻打南越可不是個好消息。
他確實沒有祖父的威名,自然很難震住其他人。
但是沒關系,他記得祖父的金玉良言,而且前面有一個標桿東甌。
于是趙胡麻利地派人給劉徹上書,聲淚俱下地控訴閩越,話里話外都是“大漢救救我”。
“兩越俱為籓臣,毋得擅興兵相攻擊。今閩越興兵侵臣,臣不敢興兵,唯天子詔之。”劉徹輕點“藩臣”二字,眼中盡是寒意。
趙佗很早就知道南越的實力不足以與大漢抗衡,他自己也老了,自然是和大漢拉近關系。
當然,這關系也不能太近,注定不好把握這個度。
趙胡即位后也是乖覺的很,比起天天搞事情的閩越,南越這幾年都顯得很乖巧。
上書所言更是把自己說的弱小可憐又無助,連不經過大漢允許不敢反抗這話都能說出來了。
劉徹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他的算盤打得噼啪響。
他極為高調地贊賞了南越,立刻派了兩位大將去征討閩越。
王恢和韓安國兵分兩路,一路自豫章出征,一路自會稽走水路。
兩位將軍摩拳擦掌,準備好白賺軍功,絕不讓劉徹失望。
結果走到半路,連山都還沒來得及翻,海都沒來得及下,騶郢的弟弟騶余善就獻上了騶郢的項上人頭,以此投降,請求放過閩越。
王恢和韓安國傻眼了,這是什么套路上次嚴助也是還沒來得及打就收到了投降的消息。
沒有人能在閩越投降前攻下閩越
既然慫的很,能不能別天天打這個打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