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他的父親是不是還活著是不是拋棄了他和母親
他突然之間有些惶恐,好像用以安慰自己的幻象被無情刺破。
他一直低著頭,沒人發現他不對勁。
尚謹還在和劉徹聊天人三策。
尚謹已經把天人三策從頭到尾說了個遍,劉徹最后問道“這么說,你反對董仲舒的學說”
“不,雖有不喜,但董仲舒之策大有可取之處,我贊成陛下采用,他的學說正是陛下所需要的。”
即使尚謹對董仲舒抨擊頗多,但若要在公羊派和谷梁派里選一個,尚謹其實更喜歡董仲舒所代表的公羊派。
公羊派會限制皇權,講“經權”,認為天子不能履行職責的時候就該讓出權力,也認為君臣以義和。
即使是被罵最多的“君為臣綱”,其本意也是好的。
相比之下,谷梁派更加重視宗法倫理,更尊奉皇權,大臣和皇帝的地位差距更大,簡直是在他的雷點上反復橫跳。
同時,公羊派所主張的復仇也更適合如今劉徹想要攻打匈奴的需要。
當然,這樣不代表公羊派就可以吹噓了。說到底是封建王朝的思想,缺陷也十分明顯。
“比起谷梁,我更喜公羊。”
他相信董仲舒的出發點是好的。
“那你還把他罵的體無完膚”劉徹挑挑眉,剛才可一點都看不出尚謹支持董仲舒。
“說到底,他的本意始終是好的,可學說一旦被用于實際,便會成為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的工具。起初倒還好,可久而久之他們會曲解其言論為自己所用。”
好比孔子的一些言論,被某些人解讀的完全離了本意。
“其實我先前說的那些都算不得什么,我只是怕這些話成了篡位的好幫手。”尚謹渾然不在意自己說的話能給劉徹多大的沖擊。
劉徹看向尚謹的目光驟然銳利了許多,尚謹所想的遠比劉徹以為他能想到的要深。
“我并非指天人三策是為篡位而發,可總有人會利用它們。”
“假如有一年,時節不好,天災不斷,是否會有人借此生事,謠傳大漢將亡,新朝將取而代之”
他其實是不反對造反的,畢竟當朝統治者不做人事的話還是早些下臺好,這也契合公羊派所想。
但戰爭頻繁帶來的創傷實在太嚴重,他還是希望朝廷能多做些實事。
何況歷史上用天象打幌子的事情從來不少,整個西漢時期,公羊與谷梁兩派爭論就沒斷過。
“有陛下在,自然不擔心有人造謠生事,可誰知一百年后,兩百年后是何光景”
[好耳熟的話。]
[想起來了,對祖龍說過。]
[扶蘇那好像也有類似的話吧。]
[扶蘇的回答我記得是,他和小謹這是要按后代皇帝是廢物的水平來謀劃嗎]
[笑死了,好像沒說錯什么do畢竟你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被自己的子孫背刺]
劉徹自然也想過這些,他肯定是希望大漢能夠千秋萬世的,但是如果哪一任皇帝如此無用,那還真就是大漢將亡了。
“你覺得用谷梁如何”劉徹雖然這么問,但是內心完全沒有用谷梁的意思。
谷梁派如今不合他的心意,也沒有像董仲舒那樣拿出一套完整的治國理論的。
“不好,我對谷梁派還沒有那么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