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在來之前,孟愷就隱約有想法了,但在面試開始的時候收到關于自己的研究傾向或者說職業傾向的鄭重提問,他還是認真地思考了起來。
前面就說過,孟愷此時正面臨著研究上的瓶頸期。
實際上,以他如今的地位,如果只是想要混日子,完全可以混得很舒服了。
開一些可有可無的課題,招一些可以做實驗的學生,當然他現在已經有可以做實驗的學生了,然后寫一些沒有太大價值的文章,拉一些橫向經費,這些對孟愷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這樣做又有什么意義呢
無非就是生活可以過得很輕松愜意,可以多賺點錢而已。
可是,賺錢又有什么意義呢如果生活都是這樣豈不是太無聊了嗎
想想自己的學術追求,想想自己在科研上的野心,再想想來之前老師對自己的暗示,反正現在也沒別的事情可以做,孟愷堅定地點頭說道“我完全服從組織的安排。”
最后孟愷還是給自己留了一點余地,他猜測這應該是一個國家牽頭的項目,但畢竟沒有切確的答案,萬一是他想太多誤會了呢那這個答案,他肯定就得斟酌一下了。
古景耀對此并不在意,點頭繼續問道“孟教授,如果一種材料,他能夠同時滿足”
想了想,古景耀覺得用語言表達比較容易產生誤會,隨后拖出了一張稿紙,在上面寫寫畫畫了一番之后推到了孟教授的面前,“如果一種材料,它能夠同時滿足上面的所有特性,您覺得這種材料,它的結構和元素構成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孟愷看著紙上的內容,瞬間瞪大了眼睛,他自己就是研究相關材料的,一眼就看出了古景耀所說的這種材料能夠用來做什么,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古景耀的問題,而是激動地問道“這種材料真的存在嗎”
現在藍星的虛擬現實技術,看起來很厲害,但在孟愷看來依然很初級,沒辦法模擬人類的絕大多數感覺,國外有些學者嘗試使用類似薄荷醇、辣椒素之類的化學物質刺激人體的感受器官,模擬類似于冷、熱這樣的感官,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局限性也非常大。
孟愷自己也在進行相關的研究,他前面研究的課題就是和人體觸覺相關的材料,他對虛擬現實技術非常感興趣,只是上一個項目結題之后,對于之后如何發展,他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路線。
而古景耀展示給他看的這種材料,如果真的能夠做出來的話,可以在微量電信號的刺激下改變自己的化學形態,釋放出非常多的化學信號,完全可以做到只使用一種材料模擬出人體的大部分感官,這將對虛擬現實計劃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
當然,真正想要達成他想象中的目的,實際上將會更加復雜,而且也不僅僅是材料學一個學科的問題,而是需要多個學科的協作,但他只是個搞材料的,只能去想材料的問題。
古景耀“”
激動過后,孟愷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以及這里誰才是考官,他輕咳一聲說道“抱歉,我太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