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表明什么
表明太后和安國公十有八九就是幕后黑手,他們甚至想提前把有可能救張大人的人給通緝起來,斷張大人一條活路。
安國公被大家看得如坐針氈,恨太后沉不住氣的同時,也忍不住埋怨長信侯,好端端的提什么天極盟。
現在好了,所有人都在懷疑他,若不趕緊做點什么挽回一下,就真要被扣上刺客頭子的黑鍋了。
“陛下,原本朝廷之事請江湖人幫忙就是笑談,若真有刺客要對張大人不利,臣義不容辭,必將誓死守衛張大人,絕不讓刺客有機可趁。”安國公當機立斷,接下了保衛張大人的責任。
只要他把張大人給保護好了,這些人總不能再懷疑他與刺客有關聯了吧。
這好像是個自證清白的機會,安國公心想,只要到時候多調集一些禁軍,將張大人的府邸圍個水泄不通,任那刺客再怎么神通廣大,也不可能在禁軍的重重包圍之下對張大人不利。
長信侯在旁想阻止安國公攬事兒都沒機會,他到底知不知道保護張大人這件事可大可小,吃力又不討好,干好了是應該的,干不好就等著被唾沫星子噴吧。
“好”
高儉沒有給安國公反悔的機會,幾乎是立刻就同意了。
“安國公有此決心,朕心甚慰,張大人,有了國公的保證,您可算放心了吧”高儉和顏悅色的問張大人。
張大人今日進宮本就是來請兵的,既然安國公已經答應出兵護衛,那他的目的就算達成。
“是,多謝陛下,多謝安國公。”
張大人對二人拱了拱手,但目光仍有些遺憾的瞥向那幾張京兆府的告示,總覺得若非太后多此一舉,說不定有江湖中的高手護衛,他還能更加安全些。
安國公接下防衛的責任,勤政殿的大人們也一一告退,五成群的走在出宮的路上,長吁短嘆,對京城近期發生的兩起刺客事件表示擔憂。
長信侯叫住了疾走的安國公“國公留步。”
安國公回首見是他,便停下腳步等待,長信侯走近后他才問“長信侯還有何指教”
“唉,國公,今日太沖動了。你怎可貿然應下此事”長信侯憂心忡忡的說。
安國公想起他多嘴提起天極盟之事,心中有氣,語氣不悅道
“我不應下怎么辦難不成真讓他們把刺殺鎮國公的屎盆子扣我頭上嗎長信侯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長信侯沒想到自己過來好言相勸,還落了一通埋怨,也不想想,今日在勤政殿中是誰冒險幫他解圍,要不是太后那一封多余的懿旨,他早就成功把責任從朝堂轉移到江湖上去了。
“是是是,我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此我便祝國公好運吧。”
說完,長信侯不等安國公做出反應便拱手告辭。
安國公見他生氣,也有點后悔,但他現在腦中一團亂麻,實在沒心情追上去安撫,甩著衣袖往反方向去。
高儉拿著小剪子,修剪著一株迎客松的小盆景,葉丹青從殿外走入,高儉看了他一眼,不禁笑道
“演技不錯啊。”
葉丹青謙虛的說“都是陛下教得好。”
高儉用小剪子點了點他,嘴角噙著一抹輕松的笑,問
“告示沒真的張貼出去吧”
葉丹青說
“沒有。陛下的慰問嘉獎旨意比太后懿旨先送出去了,京兆府尹拿不定主意,兩邊都想討好,又兩邊都不想得罪,一直猶猶豫豫,到最后也沒決定到底貼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