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太后下懿旨通緝柳星白和師嵐之前,高儉已經派葉丹青去傳嘉獎二人的旨意,京兆府尹怕卷入皇帝與太后的爭斗,便準備了兩張告示,打算先拖一拖,看看形勢再說。
“那個老太婆,小肚雞腸,又蠢又壞,居然能在先帝身邊待了一輩子,色令智昏啊。哎不對,老太婆也沒什么色啊,令人費解。”
高儉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跟葉丹青抱怨,手里的小剪子一點沒停,卡嚓卡嚓的按自己的心意修剪著翠綠飽滿的盆景。
葉丹青不敢接話,卻在心中無限贊同高儉的話。
按理說太后能在先帝身邊待一輩子,不該是這樣沖動易怒沉不住氣的性格,可她偏偏就是能在后宮橫行霸道,把先帝后妃們弄死一個又一個,還成功熬到了太后的位置上,究竟是先帝對她情有獨鐘,還是有什么別的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高儉把最后一處剪掉,心滿意足的放下小剪子轉身離去,口中歡快的說
“奏折不批了,朕找皇后去。”
高儉從窗前離開后,葉丹青看到被他剪過的盆景,十分的無語。
只見好好的迎客松居然被他修剪成了一個愛心的模樣。
就他這樣,還敢說先帝色令智昏葉丹青忍不住心想。
太后的眼線不少,自然也聽說了張大人被預告刺殺的事,但她懶得去管,便在得知群臣到勤政殿商議對策時偷了個懶,沒高興去旁聽,一直等到勤政殿那邊傳來消息,說群臣已經散了之后,才將她安插在勤政殿外的內應召來問話。
得知自己讓京兆府下通緝令的行為受到群臣指責時,她整個人都愣住了,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隨口說的一件事,竟成了壓在安國公身上的大山,還逼得他沖動應下保衛張大人之事。
太后只覺耳鳴聲起,血氣飆升,倒退兩步后被氣得暈過去,緊接著就是太醫署的好一陣忙亂。
而太后原定召見皇后給她下馬威的計劃,只能暫時擱淺,畢竟折騰人也是需要養好身體的。
戶部尚書被預告刺殺的事在京城很快發酵起來,人人都很關注事態的發展。
安國公在勤政殿中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一時沖動,毛遂自薦保護張大人的安危,原本他以為保護一個人能有多難,只需多調些禁軍把張府團團圍住就好,再派人日夜追隨貼身保護張大人就好。
然而這件事真正做起來,他就知道到底有多困難。
其中最讓他崩潰的是,由于關注的人實在太多了,他每做一個部署調整,很快就被傳出去,短短的六日,他改了不下二十多套布防方案,就為了把張大人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可這個秘密永遠不會超過半個時辰就被人破解流傳出去。
他想找出內鬼,可偏偏人人都可能是內鬼,張府里有,禁軍里有,讓他想抓都不知從何抓起。
好不容易到了第七日,刺客約定的殺人之日。
夜色當空,繁星閃爍。
本該是良辰美景的夜晚,張府上下卻一片肅殺。
從大門到二門,再到門、四門,凡事有門的地方就有禁軍看守站崗,屋頂上,屋檐下,水井旁,大樹邊,門里層門外層,八百個禁軍把張府內外圍了個水泄不通。
如此高規格的嚴陣以待,刺客見了都會覺得榮幸。
禁軍統領桑天佑在安國公找上他之前,突然摔斷了腳,躺在床上連值都沒法當,安國公總不能讓他瘸著腿過來,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禁軍副統領于志彪拉過來充數。
于志彪知道這次的事兒不好辦,可統領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寧愿摔斷腿都不愿意來趟張家的渾水,他能怎么辦把事兒再推回去除了硬著頭皮上,沒別的法子。
安國公也看出于志彪的為難,私下安慰說不必擔心,有他在旁親自部署,保管讓禁軍此番大大的露一次臉。
于志彪只好笑笑,心里卻實實在在的希望這位國公爺別太操勞,就他那半個時辰換一次的布防,最后干脆連布防都省了,直接碼人的行為,能抓住武功高強、詭譎陰險的刺客才叫有鬼了。
總之,他已經做好了連降級,拖家帶口被貶出京的準備。
深夜的涼風似乎帶著霧氣,從四面八方吹向毫無燈火、一片寂靜的張府。
然后,只見銀色月光下,從正門開始,守門禁軍們沒有任何征兆的層層倒下,連露臉掙扎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