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孫女的時候又忍不住地吐槽了幾句兒子喬和平,道“你小時候這么大可沒嘉嘉乖,那時候壓根安靜不下來,剛會走路就喜歡往外跑,我跟你奶奶當時天天陪你玩給累得不行,更別說教點什么東西了。”
喬和平摸了摸鼻子有些尷尬,小時候自己的確是皮了點,他趕緊轉移話題,道“就不用讓我爸教嘉嘉德語了,我也會,我來教就行,雖然沒有我爸精通,但教嘉嘉是夠了的。”
說起來喬秋生和喬和平這對父子倆會德語也跟他們的工作有點關系。
喬秋生是八級鉗工,從好幾萬人這么大規模的國營鋼鐵廠就只有他一個八級鉗工,就可以看出他的厲害了。
作為八級鉗工,設計、制圖、排工藝是基本功,鏨削、銼削、鋸切、劃線、鉆削、鉸削、攻絲和套絲見螺紋加工、刮削、研磨、矯正、彎曲和鉚接這些手上功夫更是一流,造導彈、造航母等許多涉及到精密加工的都有八級工的身影
而想要達到這個高度,除了天分外,沒個十幾年的努力也是不成的,喬和平他現在才二十四,還是建國后才跟著他爸然后一家搬到省城的,一時半會兒在鉗工上有什么建樹也有些困難。
再加上喬和平從小性子就不算沉穩,也沒吃過什么苦,而當鉗工是必須下苦功夫的,耐心更是必不可少,喬秋生也了解兒子,所以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喬和平當鉗工,而是安排去當了安裝工,這份工作比鉗工簡單一點,他自己也能教。
喬秋生雖然是鉗工,但是機械裝配也是得會的,跟安裝工也是有點相像了。以前還沒建國的時候,他在的那個工廠上頭是資本家當老板,跟外國人也有聯系,廠里頭有不少德國制造的機器,還有好幾個德國工程師,喬秋生因著機器的緣故,就沒少和德國人打交道。
后來學了德語,借著那些說明書更是拆裝過不少機器,當時廠里頭成百上千的機電設備零配件,喬秋生不看圖紙、不看說明書,閉著眼睛就能說出這個零配件的安裝位置、規格尺寸、安裝要求、庫存數量、庫存位置、生產廠家,。
機器裝配在高手眼里其實就是一通百通的事情,德國機器在這個時代本身就代表著最先進的機器技術之一,現在鋼鐵廠里的機器,雖然不是所有都是德國產的,但對于喬秋生跟各種機器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人來說,看幾眼也能研究出裝配方式。
靠著這一手機器裝配技術,喬秋生就算不當八級鉗工,也能當個六七級安裝工了,現在廠里頭有時候弄來了進口機器,研究大半天不知道怎么安裝,還得喬秋生出手呢
因著這個,喬秋生就算是建國后才來鋼鐵廠的,但在鋼鐵廠的地位卻異常穩固,雖然按照規定他不能拿鉗工和安裝工的雙份工資,但是廠長卻沒少以其它方式補貼下來,每月喬秋生實際拿到手的工資可不止一百二十六。
而喬秋生沒少給兒子開小灶補習,五六年時間也把喬和平帶成了四級安裝工了因為他自己當時就是會德語才能看懂那些機器裝配技術的,所以他教兒子喬和平機器安裝知識的時候,也把德語一并教了。
現在在的鋼鐵廠里頭的機器大部分都是國外進口的,所以除了德語,喬秋生前幾年還見縫插針地自學了英語,英語在國際上也算是通用語言了,不少先進技術都是英文的呢,這兩年喬秋生屋里頭筆記密密麻麻的英文書籍都攢了有大半箱了。
本來喬秋生教兒子的時候也想順便把英語也教了,但喬和平哪里愿意也并不是喬和平不學無術,想要躲懶,而是實在難度太大了
本來天天跟著他爸學那些安裝技術就夠累的,就算結了婚他還得像個學生一樣完成他爸布置的功課呢,更別說還要學那個死難的德語,他都那么累了,再學一門英語不是要他命嗎
說到這,喬和平要說他這輩子最佩服誰,那肯定就是他爸了,他都不知道他爸到底是哪來那么多的精力,每天就不累嗎廠里的事情那么多,回家還有精神繼續看書,反正他是做不到了。
這會兒一說要教閨女德語,喬和平也來了精神了,立馬就要回房間去拿他的本子,上面都是之前跟著他爸學德語的時候記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