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廠長為人還是比較厚道公允的,也很尊重技術人才,自從他來到鋼鐵廠后就對他很是照顧。
也幸虧正廠長是文廠長,不然要是陳建明當這個正廠長,喬秋生他寧愿換個單位待,能達到八級工這個層次,就不是單位挑他,而是他挑單位了。
以他的本事去哪里都有是會有一席之地的。要不是在國營大廠里日常比較自由,喬秋生早就去那些軍工單位了,那里的前途可是好得多的,只是管理比較嚴格,一開展什么涉密項目研究就要封閉管理不能和家屬經常見面。
當然,能不離開鋼鐵廠還是盡量不離開比較好,畢竟這會兒去哪里都得介紹信,還得辦各種手續,麻煩得很。
開完這場小會的時候,已經快要六點了,對于開會的結果喬秋生還是很滿意的,他作為技術工人,屬于重體力勞動者,原本一個月的糧票定額是四十五斤。
但這四十五斤里,還包括高粱,紅薯,玉米這些粗糧,并不全是細糧,所以家里細糧還是缺的,沒少去黑市那邊淘換而現在再加上這三十斤的糧票補貼,每月的細糧應該是夠吃了的。
喬秋生從廠長辦公室出去之后走的很快,打算趕緊回家告訴阿妹這個好消息。
不過在回家之前,他還有另外的事要干。他中午答應今天下班后去副食店買鹵牛肉帶回去吃的,這個時間也不知道店關了沒,肉還有賣的嗎
想到這里,喬秋生瞬間加快了步伐,心里還盤算著要是店還沒關門的話買幾斤回去好,他身上是隨身帶了錢的,買三四斤肉是綽綽有余的。
從去年也就是五五年開始,就開始用糧票、油票、布票了,每月的分配都有定額。喬秋生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指不定從哪天起,肉、雞蛋、糕點什么的也都得要票了。
所以還是趁著現在不定量不用票的時候趕緊多享受享受,能吃得上肉的時候趕緊吃,不然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喬家人都挺贊同這個說法的,也是整棟筒子樓里吃喝最舍得的人家了,不去食堂而在自家開火的時候,桌子上的肉是少不了的。
筒子樓的鄰居們對于喬家自然是沒少羨慕的,喬家這日子過得是頂頂舒服了整棟樓里沒有比他家過得再瀟灑的了
只是大家也知道這樣的情況羨慕不來人家喬家加上一個小孩也才一家五口,然后就有三個拿工資的,家里頭人少但是掙工資的人多,這日子過得可不就是舒服嗎
不像他們,哪家沒有兩三個孩子要養家里生了四五個孩子的也比比皆是,更別提上面還有老人了,這日子自然就比喬家這只養了一個孩子的難,難免要精打細算些。
不過這也是工資不高,要是能像喬師傅那樣,評上個八級工,每月工資一百二十六,這就算是再養五口人也養得起。
因著這個,筒子樓里有技術工人的家庭,都拼了命的督促,讓他們多努力鉆研技術,八級工是指望不上了,那好歹得沖著四級工、五級工努力一把吧
喬家人并不管外界的想法,按部就班的過日子,然后轉眼時間就過去了兩年,來到了一九五八年八月。
而情況發展也果然如喬秋生所料,糧票、布票只是個開始,從今年五八年的春節開始,豬肉,牛肉,羊肉,雞蛋,白糖、糕點各樣東西都開始要憑票購買了,每月按人頭還有定量,能買多少都是有數的,跟前兩年那會兒沒法比。
不過好在喬家人工資高,手里頭也不缺錢,家里頭的票都用完了,去黑市里也能買到一些,日子倒是也沒有旁人家那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