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會兒喬嘉嘉剛過完三周歲生日沒一個月,一家人正在商量她去上幼兒園的事情。
鋼鐵廠也是有廠辦幼兒園的,廠里職工的孩子都可以免費入學,只需要交一點伙食費就可以,這基本相當于廠里出錢幫你帶孩子。再加上鋼鐵廠的效益很是不錯,廠辦幼兒園的設施條件也都很好,在整個省城也是排的上號的。
而喬家附近也有街道幼兒園,不過比起常辦幼兒園,街道幼兒園就是要交學費的了,設施條件比廠辦幼兒園也差一點。但它好就好在離喬家非常近,走個兩分鐘就到了,相當于在家門口上學,實在是方便的很。
兩個幼兒園各有各的好,一時之間家里幾個大人就有些猶豫了,不知道該去哪個好。
喬嘉嘉本人倒是無所謂的很,上哪個幼兒園她都可以她還沒有上過幼兒園呢
討論了半天,最后喬竹芳道“聽我的,一定要把嘉嘉送去廠辦幼兒園。上完幼兒園不還得上小學嗎到時候肯定要上咱們鋼鐵廠的職工子弟小學的。
子弟小學里的學生基本都是廠辦幼兒園升上去的,人家從幼兒園就開始玩在一起了,形成小團體之后肯定排外,嘉嘉要是上街道幼兒園,以后上小學了找不到朋友、被孤立排擠怎么辦”
喬和平聽他媽這話一說就懂了,他小時候作為外姓人,一開始也是被何家村本地的孩子排擠過的。別以為六七歲的孩子小,再小的孩子也是會搞小團體的
所以他這會兒也立馬道“媽這話我同意,的確是上咱們的廠辦幼兒園好。而且咱班幼兒園離咱們鋼鐵廠也不遠,我們下了班還能去接呢。”
喬秋生和何英英兩個人也沒有反對,最后上幼兒園這事就決定下來了。
“明兒個是星期天,英英你和我帶著嘉嘉一起去逛一逛百貨大樓,看看有沒有新花樣的料子,扯上幾尺做身衣服來。
要上幼兒園也就算是學生了,這第一天上幼兒園一定得穿一身新衣服去,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還得買個小挎包,以后留著裝書,對了,本子和筆也得買一些。讓我想想還有什么可得一次買齊了。”喬竹芳掰著手指算道。
對于喬嘉嘉要上幼兒園這事,一家人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仔細算來,嘉嘉還是家里第一個去上學的人呢他們這幾個大人雖然也都識字,但還都沒正經上過學呢。
被家里的氣氛影響,原本對上幼兒園并不當回事兒的喬嘉嘉也開始變得緊張了起來,雖然她知道這壓根就沒有什么好緊張的,前世連出國留學都有過,上個幼兒園又算得了什么道理她都懂,但情緒這事就是控制不住,尤其是一家都在為她上幼兒園這事忙前忙后的情況下。
而就在喬嘉嘉上幼兒園的最后一個星期天,喬和平和何英英帶著她準備去何家村玩一天。之前說好要帶她來這邊山上摘果子的,再加上何英英也好幾個月沒回娘家了,正好回去看看。
說走就走,夫妻倆個帶著閨女八點就騎著自行車出門了,不到九點就到了何家村。
只是還沒等著他們坐下喘口氣,就先迎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什么囤糧為什么要囤糧從哪里來的消息”何英英帶著一連串的疑問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