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人已經找到這了,也打算認親了,喬秋生覺得對于林家的事情,總是要了解清楚的。
雖然他對親生父母現在已經沒有了什么感情,但是這會兒于情于理也是要問一句他們的情況,于是便先問道“他們、”說到這里頓了一下又改口道“父母他們怎么樣了”
林建剛聽到這話心里一喜,看來大哥是愿意認他這個弟弟,他如實說道“他們都已經去世了。母親原本在逃荒路上是活了下來的,但逃荒結束找到了落腳點安定下來之后,就終于堅持不住了,大病了一場,身子越來越差,當時父親才剛到那邊的省城,身上也沒錢,只是在碼頭找到了扛大包的工作,掙的錢也不夠母親治病的,最后母親在逃荒結束的那一年就去了。”
因為母親去的太早了,林建剛那個時候的年紀也小,對母親當時情況都是從父親那里了解到的,這會兒幾乎都是在復述。
說到這里,林建剛語氣就有些沉重了,這個話題到底還是有些讓人傷感的,不過他只是停了兩秒就要繼續道“父親帶著我在b省城那邊落了腳,一開始是住在那邊的橋洞,然后父親在碼頭當臨時工,后面過了幾年攢了些錢,又在那邊租了房子也算是安定下來了。
二幾年末的時候,那邊的工廠的招工,父親進去當了鍋爐工然后把我養大,等我成年結了婚的時候,父親因為常年勞累,再加上當時逃荒的時候傷了根子,身體就垮下來了,之后幾年一直都是大病小病不斷,躺在病床上,在五二年的時候就去了,臨終之前,唯一惦記的就是大哥你了,對于當年的事情,父親他是愧疚的,后面一直都沒有放下。
本來也是想過來尋大哥你的,只是父親當時一直為了生計奔波,等好不容易我也能掙錢了,父親又生了病,于是原本尋親的打算就只能擱置。
父親這么多年把我養大也不容易,作為人子,總是要替他完成未了的心愿的。
所以我一看到機會,就申請調到這邊的省城來了,目的也是為了在這邊慢慢的尋親,要是能找到大哥你,知道大哥你過的怎么樣了,也算是了了父親的一樁心事,完成了他老人家的遺愿了。”
當時將喬秋生這個長子賣掉,并不是不愛,只是那個時候真的走投無路了,要么是一家人餓死在一起,要么是將長子賣掉換點糧食再多茍活一段時間,林父林母他們自然是想一家人都能活著的,而且長子賣到那邊的村子里,以后也能有口吃的,多少也是條活路,所以就算是心痛內疚,到底還是做下了決定。
如果剩下的一家三口在逃荒路上都死了也就算了,還可以安慰安慰自己當時那么做是為了長子好,可是偏偏一家人最后都活了下來。
于是就忍不住得想,如果當時不將長子賣掉,這會兒長子是不是就能跟他們一起走到這邊了一家人也就不用骨肉分離,更不用讓長子被人買了去寄人籬下,以后生死都由他人了。
長子他被賣的時候已經八歲了,也記事了,他會不會怨他們這當父母的賣了他而不是弟弟呢會不會恨他們呢
林母在逃荒路上堅持了下來,最后找到落腳點日子安定的時候偏偏身體就堅持不下去了,也是有一番這些原因在的,郁結于心,心理一直愧疚難安,天天都在想著被賣掉的長子,于是原本的病就來的越發嚴重,最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