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都一一答了,康熙見他說得不急不躁,事情也都沒有獨斷,大事小事都知道和大臣商議,再有不決的,還寫了奏折送來請示,這趟過來也不忘帶來給他瞧,康熙便放下了大半的心。
太子沒有聽了幾句奉承話就找不著北,還知道尊敬君父,可見胤礽十分懂事有分寸,是個好的錯的是那些歪了心思的人他還在呢,就巴不得靠上太子了明珠說的那些話,對于康熙到底不是過耳隨風散,只是這回怒氣沒沖太子,沖別人去了。
康熙在心里給所有阿諛逢迎的官員都狠狠記了一筆。
不過太子能在那么短時日與明珠前后腳趕到,也沒把朝堂上那些瑣碎的事一股腦扔了,還是讓康熙刮目相看。
他與太子一問一答,發覺他心思周密安頓得很妥當,處理國事的章程也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更覺出高興來,拍著太子的肩頭道“做的不錯。”
父子倆和諧地一起批了半日的折子,康熙便下旨回博洛和屯督軍。
他身子欠安,親征這事兒就這么中道崩阻了,深覺憋悶又沒法子。更糟的是,一早又收到軍報,常寧率部進至烏珠穆沁,結果與葛尓丹狹路相逢,大敗佟國綱戰死大軍也不得不向南撤離,葛尓丹則緊追不舍,康熙收到軍報的時候,他已經渡過了沙拉木倫河,即將與裕親王福全相遇。
康熙急忙下令右路軍增援福全,務必將葛尓丹阻攔與沙拉木倫河上游。
七月底,雙方在烏蘭布通交戰,清軍依靠火炮大敗葛尓丹的“駝城”,裕親王福全中了葛尓丹詐降之際,不慎將其放跑,葛尓丹縱火逃竄出邊。
直到十月,葛尓丹蹤跡全無,此時,胤礽已陪伴康熙回到京城。
這趟親征就這么有頭沒尾地結束了。雖然大勝了一場,卻沒徹底將葛尓丹撲滅,何況常寧在烏珠穆沁可是一敗涂地,佟家老太太更是成天進宮哭,弄得康熙頗覺臉上無光,因此宮里都不敢再多提這次的戰事。
萬歲爺在生悶氣,宮里上上下下全都緊著皮子,胤礽也一樣,每日練字都加倍,傍晚從上書房回來,也是先把課業都寫完再說。
做完了,他才去后罩房。
何保忠一瞧太子爺擱了筆,就知道他準要去程格格那邊看她了,于是先一步打起簾子,笑得像院子里盛開的菊花“爺,仔細腳下。”
胤礽就奇怪地瞧了他一眼,頗為嫌棄“笑得這樣,又有什么事”
何保忠嘿嘿地賠笑,很有出息地沒招供“您去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