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子爺居然還給李氏留了面子,不知是仁慈還是為了他的臉面。
畢竟傳出去的確不好聽。
胤礽之所以決定留著李氏的原因,程婉蘊竟都猜錯了。
昨日,何保忠將那血淋淋的供詞扔到李氏面前,她一下就軟倒在地了。
她認出了柳兒的字跡,垂首跪在地上很久都沒言語。
何保忠傳了太子爺的話“李側福晉,太子爺發話了,您若聰明識時務,那柳兒一家便還有命活。否則,到了萬歲爺那兒,你們就一塊兒到閻羅殿去團聚吧。”
李氏在這時候,都沒放棄掙扎求生,不知過了多久,她終于把戰栗、恐懼與憤恨的情緒全都收拾干凈,頗為冷靜地放下那疊供詞,跪倒在地“求何總管給太子爺帶句話,妾自知罪孽深重,旁的都不求,只求留下妾一條賤命,李家與赫舍里氏有舊,妾的阿瑪和兩個兄弟都在軍中,太子爺盡可放心用著。”
這話,早已盤桓在李氏心中。
李側福晉與程婉蘊、唐格格不同,她沒有因大選完沒漏出太子妃人選的風聲而放松警惕。她的出身與眼界比她們倆好得多,而自小長在京城的她亦深諳世家聯姻的慣例。
太子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底下幾個兄弟都定了福晉,萬歲爺不會讓太子再拖下去了,一是沒法和天下交代,二是下次大選要到康熙三十四年,那時候太子都二十歲了
滿蒙八旗沒有,看來這太子妃要么出自漢軍旗,萬歲爺心中屬意的人選還不夠大選的歲數,今年未在大選之列。
而遴選太子妃的傳言傳了那么久,說什么的都有,卻都沒見萬歲爺或太子爺對這事生氣,甚至任由這些謠言愈演愈烈。
李氏就確信了,萬歲爺定然要在今年定下太子爺的婚事,卻不知為何,讓人透出風聲卻遲遲沒公之于眾。
恐怕這位太子妃出身“非同一般”。
還有另一件事,也讓李氏對太子爺的身份有所猜測。
太子爺自打從木蘭圍場回來后,就一直放任五爺的劉格格、四爺的宋格格與程格格交好,別看太子爺一向溫和,但以往他可從不稀得這樣放下身段交好兄弟的。
李氏雖然留在宮里,雖有了小阿哥,卻從未閉塞自己的耳目,所有的不同尋常與太子的轉變結合起來就很明了了。
今年,太子爺必會被指婚,而且他肯定早就知道了萬歲爺對他婚事的安排
李氏眼眸閃動著異樣的光彩,她甚至能明白,太子爺為何選在這時機收拾她。她之前的布置,太子爺恐怕沒起疑心,他一定是因為毓慶宮里要進女主人了,提前要在后院里安插人手,她那些事不過順藤摸瓜罷了
李氏在這種后宅彎彎繞繞與勾心斗角中有著出色的天賦。
她確信,太子妃出身不高,甚至低到讓太子爺感到不安的地步,所以他才會費心拉攏兩個弟弟,尤其是妻族強大的四阿哥。還要將毓慶宮全都握在手里,不放心交給太子妃。
這又恰恰證明了一點凌家走了,太子爺身邊沒有得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