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氏身邊太監摔斷恥骨臥床時,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她不想死,哪怕茍延殘喘,她也必須要活下去,活著就還有翻身的希望,人死萬事成空,她還不甘心她阿瑪是漢軍旗鑲黃旗都統、世襲云騎尉,兩個哥哥也任參領,更重要的是,李家幾乎與赫舍里氏的包衣無異,親近無比。
胤礽從何保忠那兒聽到李氏這句話后,也不由對她刮目相看。
李氏真是一個堅韌無比又聰明的人,可惜她這些優點卻不放在正道上,只知道執著在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上。
可以說,李氏的猜想已經無比接近了胤礽的所思所想。
在做了第三回夢之后,胤礽就開始不動聲色地接近老四老五了,雖然李氏誤以為是他早已知曉太子妃身份的緣故,但可以說誤打誤撞的,她猜測他的目的與胤礽考慮的一致。
在知道自己會被廢黜之后,胤礽就開始想法子拉攏兄弟,以后好借助他們母家或妻族的勢力。五阿哥背后是宜妃,宜妃雖是包衣出身,他阿瑪三官保卻為工部侍郎兼鑲黃旗盛京佐領,掌盛京內務府關防印康熙出巡盛京時,還特意去郭絡羅氏家駐蹕。
更厲害的事,宜妃有九個兄弟,通通都有出息。有任鑲黃旗蒙古副都統的、有內務府司庫、內務府郎中等等。
宜妃本人也一向受皇阿瑪眷顧最深,膝下除了老五還有老九和六公主,她既不站老大那邊,平時對自己也不熱絡,郭絡羅氏全家都表現得是皇上的純臣,不結黨不站位,因此深得康熙信重。
由此可見,三官保是個聰明人,生兒子養兒子的功夫也不錯。和郭絡羅氏提前結個善緣,沒什么不好。
老四就不用說了,佟佳氏、烏拉那拉氏,都是讓胤礽有點眼饞的助力。
而收拾凌家、清理毓慶宮,前一個是因夢警示不得不為,后一個卻是為了阿婉。若他大婚,他的耳目一定要能伸到后院里,決不能放權讓太子妃為所欲為,至少在看清太子妃為人之前,他都不會這樣做。
李氏能想到這些,自然也能明白他讓何保忠傳的那句“識時務”的意思。
果然,她很快給了他答案。在家帶發修行,從此閉門不出,也算全了他的體面了。
既然如此,那供詞胤礽便讓何保忠重新改了一份,才遞到康熙跟前讓他知曉。
胤礽也去了乾清宮請罪,康熙卻認為他這樣做很好,沒有意氣用事,也知道顧念李家臉面,此舉更是提前將后院清理干凈為大婚做準備的表現,便十分滿意地跟著賜下了佛像經書。
胤礽就是知道康熙是這個反應,才敢如此。很快,毓慶宮的李側福晉得了佛緣,愿一生為皇家念經祈福的事成了宮里新的談資。
不過這事兒沒能談上幾天,就被萬歲爺兩道指婚的旨意拉下了“紫禁城熱搜榜”。
第一道是三四五阿哥賜婚,一口氣選了三個嫡福晉,但這事兒宮里早就知道了,所以大家也就略談談,沒什么人關注,因為第二道旨意是冊立皇太子妃啊
就好似頭頂上炸了雷,各宮在看清太子妃的名字、出身之后都驚呆了。
一片死寂。
就連天天盼著太子不好的胤褆和惠妃,聽完旨意,一個吃飯時噴了湯,一個被針扎了手,異口同聲道“你再說一遍,那皇太子妃她出身哪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