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婉蘊嘆了口氣,她覺得歷朝歷代里的太子面臨的處境都沒有胤礽的復雜與艱難。
又是帝心難測、又是民族矛盾、又是黨派相爭、又是兄弟鬩墻。
想著那些,她好不容易才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回到這次大宴上來,她看著一桌子餑餑,心想今兒先上的還是滿席,這也是一種政治信號,就像太和殿大宴上也是滿洲官員位次更靠前,畢竟康熙仍然不敢將八旗得罪得太厲害了,還是得顧及他們的心思。
滿為先,漢為后。
說明康熙仍然還是傳統滿洲思想,并非真的想親近漢人,而是為了皇權集中的目的更多些。
因此,筵席一開場,每桌都先上了小山一般高的各色餑餑,程婉蘊面前是方酥炸餡餅2盤,小餑餑2碗,大餑餑4盤,紅白馓枝2盤,干果4盤,鮮果4盤。
程婉蘊看著這些都涼了大半的餑餑,不知該說什么,據說大宴上吃不完的餑餑,還會賞給親近臣子帶回家,這叫“散福”。
接到賞賜的臣子要感恩地吃完這些餑餑,并且不能轉贈他人,和胙肉是一個道理。
程婉蘊在觀察餑餑的時候,忽然察覺到一陣視線,她似有所感,抬起頭來。
殿內筵席除了最高、最中央的康熙專座,與他并列但在丹樨下的還有兩列獨立的位置,左邊是皇太后,右邊是太子,由此分列開了兩片不同區域,左側以皇太后、鈕祜祿貴妃為首的是后宮妃嬪區域,右側以太子為首的是皇子、近支宗室親王、郡王及其家眷的區域。
皇子王公們占了右側區域前半部分,家眷都在后頭,因此程婉蘊其實和太子的位置離得很遠很遠,舉目望到對面,便是康熙的低階妃嬪集團了貴人、答應一流,再低一封的官女子就沒資格參加這樣的宮宴了。
雖然那片區域人數眾多,程婉蘊還是一下就捕捉到了那個偷偷看她的人王答應。
無他,她的容貌在人群中鶴立雞群,猶如夜中螢火,自帶光芒。就像一張擠擠挨挨的畢業照里頭,你總能一眼發現里頭與別人畫風不一致的那一個。
王答應與她越過無數琳瑯的珠翠頭飾遙遙相望,并沒有被抓包的慌張,反而眼眸亮亮,似有千言萬語在那眼中一般。
程婉蘊“”這王答應什么來歷她一直看著她做什么古古怪怪的。
還沒等她想明白,就聽鳴贊奏樂中,康熙扶著皇太后笑吟吟走在前頭,太子如一叢青翠高竹,他已生得比康熙高了半頭,面帶矜貴的微笑,大步跟在身后。
程婉蘊見狀連忙回過身將孩子們喊醒。殿里殿外所有人都起身跪迎這個王朝最尊貴的三個人,山呼萬歲、千歲。
“平身”康熙抬起手。
乾清宮家宴正式開始了。
除夕三大宴,若說保和殿和太和殿賜宴,是皇帝為了慰勞、犒賞外藩大臣以及天子近臣而設的高級別禮節性宴會,那么乾清宮家宴便是一次隆重但較為隨意熱鬧的家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