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親王不敢怨怪皇上,只能將氣撒在他這個監國太子身上,皇上對糧草一事心知肚明,聽了他那些大逆不道、推卸責任的話,又怎會再重用他
何況康親王圈了不少地,還打死了幾個包衣,前陣子被康熙狠狠斥責了一頓,念在其之前平叛耿精忠和驅逐鄭經回苔灣的功勞,只是叫他閉門思過、罰俸三年,但康親王也算丟了大面子了。
如今這高答應,只怕就是康親王報復的棋子康熙對此是深信不疑的。
但胤礽其實不大相信,他覺得康親王只怕是想等高答應得寵,重新回到朝堂吧若無王答應,那高答應模樣也算絕色了,得寵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橫空冒出來一個王答應,在王答應跟前,其他人實在容易被比得連魚目也不如。
再沒了出頭之日,也不怪那高答應嫉恨得理智全無了。
可夾進來一個惠妃,雖然無論怎么查,都顯得惠妃很無辜一般,但胤礽心中仍保有疑慮和心驚若胤褆已和康親王府交好
胤褆竟開始倚靠宗室了么或者是宗室們選擇了他在這樣復雜的局勢下,胤礽更多了幾分警惕之心。
程婉蘊聽完兩個版本,只覺得宮里的事情,果然復雜無比。
而這事兒到這還沒結束,等官嬤嬤又開始提前布置喜坑的時候,就聽說康親王被康熙革掉了原本滿洲正白旗都統的職位,徹底賦閑在家了。
隨后不到半月,還把康親王世子在宗人府的閑職也擼了。
似乎康熙直到這時才算消了氣。
胤礽對這個處置還算滿意“既然有這一層關系在,康親王府怎么也得付出代價才是別以為仗著是宗室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若不是念著康親王是代善之后,這次陰謀也沒有得逞,沒造成大的后果,康熙恐怕下手還會更重一些。
胤礽能猜到康親王府與胤褆之間的關系,康熙當然也能,他在這方面可比胤礽敏銳多了,他甚至猜到他們恐怕是因葛爾丹之戰開始勾結在一起的。
康熙對這種事向來是嚴厲懲處
這事兒帶給程婉蘊和毓慶宮的另一個變化,便是毓慶宮自然而然與永壽宮親熱起來了。主要是王答應這邊,她雖因摔了一跤有些見紅,得長期臥床養胎不能親至,但卻時常派人過來送東西。
程婉蘊自然不會拒絕她的好意,而且她送的都是解悶的小玩意兒,很受孩子的喜歡,比如她送來一個竹子做的會轉動的小水車額林珠就喜歡的不得了。
只是太子爺不大待見她,那天雖不是她的錯,但太子爺可還有些記恨她的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