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畝受災、房屋倒塌、流民四起,官員就沒有賑災的
自然有振,奴才一路上也吃了兩頓施粥呢,否則走不到京城就餓死了。這天災怨不得父母官,當年大水,河北二十二鎮盡數被淹沒,又沖垮大堤,就這樣老太爺還不解氣呢,繼續連日大雨,奴才記得清清楚楚,走在路上半截身子都泡在水里
梁九功哪里敢說官吏的不是,何況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訕笑著“皇上怎么突然問起這個奴才見識淺薄,但也知道這每個地方的官不一樣,有好官也有壞的,有的州縣遇見災情知道先行撫恤、搭蓋棚屋、散放衣食,并給淹斃人口棺殮銀。有的官員早拍屁股跑了,奴才可不敢妄言。
康熙望著被他擱在桌上的那沓折子,嘆息了一聲你說的是,好官難得啊
他想起太子在折子里寫的顧家滿門忠烈,以及跟在他身邊照顧衣食的程氏,一個女子
也知道家國大義,有這等見識,的確是難得的事情。
康熙還記得程世福在歙縣的諸多民生之策,為此他才早早認定這人是個好官,故意要把他壓在地方上歷練了這么多年,正如一個難得的將才得在真刀真槍的沙場上才能培養出來,好官也都磨練出來的若早早把程世福關在六部里,他或許就毀了。
歙縣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前幾年入了戶部當主事,也兢兢業業。太子爺當初想提拔程家,他不反對,也有這一層原因在。
但他沒想到程世福很會教子女,連女兒也教得深明大義。
那首歌的詞雖然淺,但卻是牽連滿漢的好歌,康熙已經想好了要把這首歌刊發出去,讓市井小兒都學會唱。以中華代指天下,那分什么滿漢你我咱們都是一家子,都飲同根水康熙覺著困擾自己許久的滿漢一體的問題,終于有了明確的指向。
他不禁起了一些愛才之心,程氏是女子,唯有厚賞,授不得官。要不回頭給程世福升個侍郎除了善撲營那個,他應該還有個兒子吧,不知道年歲幾何,有沒有科考康熙又琢磨著回頭叫人去打探一下,連閨女都費心教了,兒子總不會更差吧
康熙間歇性忽略了他原先對程氏的出身偏見,反而在梁九功的奉承馬屁下,越發覺著自己是個慧眼識珠的明君,又覺著自己對太子犢愛非常,不說太子妃又賢惠又孝順,連為太子挑選的貼身伺候的侍妾也是個家風清正又識大體的。
不愧是他
“皇上的眼光獨到敏銳,自然是常人不能及的。”梁九功馬屁再加一記。
“你個老貨,當朕不知道你滿嘴阿諛奉承呢,你先記著,等那程氏回來,朕要重賞她”康熙笑盈盈地說,也不再為那些貪官污吏生氣。
貪官殺了就是,回頭再派好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