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以為關起門來,皇阿瑪就不會知道她的本性兒那是因為之前,全是他替她擔著他為了東宮的面子,為了他自個的面子,也為了太子妃的面子,別鬧出來,反倒叫人看了笑話他這幾年事兒也多,他的確也沒精力去管教太子妃如何當這個太子妃,但他也不知道,原來太子妃是需要教的
他兄弟里那么多人,也沒有爺們教福晉怎么當家的吧
他總想著那么多年了,她應當也能成長了吧結果卻越發不如了
太子妃有句話說對了,這毓慶宮、她這太子妃,全仰賴皇阿瑪的恩德,她不怕他冷落,因為他對她是個無用之人,她這個太子妃是皇阿瑪封的,石家的官,也是皇阿瑪封的,她的確不必理會他這個所謂的太子。
那么就讓皇阿瑪親自廢了她吧,這也算求仁得仁。
胤礽頭一回將刀鋒指向了自己的枕邊人,他心里也是滿目蒼涼,他在想,為什么偏偏是他,為什么偏偏要將石氏指給他哪怕是個庸碌之才,哪怕是老十那樣的蒙古福晉,或許不會變成這樣。
但胤礽很快又將那些軟弱的情緒拋開了。
自打阿婉平安生下雙生子后,他的心就堅定了許多,他不會彷徨了,也不會為了這些事悲傷了。
他原先不動太子妃,是覺著這位置由她占著也好,她不是如三福晉、大福晉一般妻妾間斗得陰損下作的人,至少在這上頭,他對她還有些放心。
如今,她和他終歸不是一條心了。
“傳德柱來。”
石家,令她引以為傲是么康熙三十一年,瓊州總兵吳啟爵上奏瓊州世居黎人,黎人部落屬蠻夷,難以教化,請設州縣,筑城增兵防守。皇上命剛被任命為兩廣總督的石琳前往瓊州勘奏,石琳后來去過瓊州后上奏“瓊州偏遠,黎人刀耕火種,與野人無異,實在沒必要筑城增兵,靡費銀錢。”皇阿瑪聽了他的話,沒有筑城防范。
結果就只過了八年,康熙三十九年年初,黎人
總兵唐光堯奉命剿黎,兵丁在瓊州死傷慘重,雖后來黎王歸順,石琳仍被給事中湯右曾上奏彈劾,這個湯右曾是明珠的人,當時是胤礽親自傳話給已病退在家的索額圖,讓他舍了老臉暗中聯絡還在朝堂上的門生故吏,一齊將這件事壓了下來。
結果直到去年十二月,黎人部落眾多,有些部落不聽黎王調停,仍然時時出犯停營、襲擊瓊州兵丁,搶劫錢財糧米,鬧得民不聊生。
太子妃以為他們石家官運亨通,全是石琳勤政愛民的功勞,還是皇阿瑪的信重
那么就讓這件事,重新遞到皇阿瑪手中,由他定奪吧。反正叔公已經有些糊涂了,常常對著孫女兒叫他原配屈氏的名字,不能再替他這個太子保駕護航也是有的。
實際上,胤礽當初做這些事并沒有遮遮掩掩,不僅皇阿瑪知道、石家也一清二楚,去年究竟是誰出面保下了他皇阿瑪是默許他扶持妻族,那么石家呢他們又是如何看待他這個太子
想到夢中石家向老八搖尾乞憐,胤礽心底就一片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