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八旗秀女的活計向來由戶部負責,滿蒙漢按次序先后登記,分別登記造冊,因此太子爺還沒等七月初七頭天的滿洲鑲黃旗開閱初選,就已從四爺手里先拿到了今年滿蒙漢所有秀女的花名冊了,他略略看過后,便又交給程婉蘊。
至于石家打的心思老四將花名冊遞進來的那天,特意將漢軍正白旗那本冊子拿了出來,把太子妃幼妹及侄女那一頁都折了起來,胤礽便也早知道了,他多年不愿見太子妃,倒不知石家竟還掂量不清自個的分量,妄想弘晳這讓胤礽心里就分外不爽快。
這毓慶宮里頭有一個石氏還不夠,太子妃還想再找小石氏當幫手
而且這事兒,太子妃仍舊沒打算跟他商量也不知是石家有這想頭,還是她本就有這個想頭,他將冊子交給程婉蘊時便冷冷地撂下話了“先瞧一瞧冊子,看有沒有看得上的人家,弘暄和弘晳之嫡福晉,不拒滿蒙漢哪一旗都可,身家不高也無礙,只要性情大度、品行端正、溫婉賢淑、不固執己見、不心里眼里僅瞧得見娘家、是個知道和夫婿好好過日子的、真心孝順父母的,都可以留牌子再看,只有一條:不許選石家女。”
程婉蘊:“”您要不直說不許找太子妃那樣的不就成了
不過知道了太子爺的態度,她好歹也松了口氣,若是兒媳婦是太子妃的侄女,她該怎么對她輕一點重一點都不是,也怕弘晳受了委屈,有個親姨母在邊上盯著,他這個嫡福晉得拿香案神龕供起來才行。
這種“親上加親”的事,她并不覺著是多好的事兒,就好像她以前有個同事請家政阿姨,請的是老家的親戚,想著知根知底更可信,結果那親戚來了,飯也做不好、衛生也打掃不干凈,很多電視、智能家電都不會用,同事又不好說她,說了她她才覺著被刁難,后來實在忍不了,找了個借口把人打發回去了,結果人回了老家就傳她性子苛刻要求高什么的,真是夠嗆。這娶兒媳婦也是一樣,程婉蘊覺著。
因有這樣的前情,程婉蘊便將全副心思都放在了這件大事上,后來還抽了個空,先把放在院子里養了那么多年的兩個宮女給了弘暄,這倆宮女天天替她養花養草,都快養得六根清凈、四大皆空了,聽說要去伺候大阿哥,倆人都有點茫然,很是有些忘了當初是為什么被程婉蘊留在身邊的了。
今年參選秀女的確多,程婉蘊看到鑲白旗秀女就有八百多人,另外最多的正黃旗秀女共有一千多名,按照一天看兩個旗的進度來說,她和德宜良妃、王嬪頭一天總共得閱選近兩千人只怕長八只眼也不夠用了。
怪不得太子爺要先把名冊給她看,要她提前做到心里有數才行,否則到時候絕對能挑花眼,只是這時候沒有照片,只能對著蠅頭小楷上簡潔萬分的一兩行字糾結著,而選的也并非是秀女本身,而是她背后的家族罷了。
想和哪個家族聯姻,想將哪個家族劃拉到太子爺一派,就著重看哪一個。
等到了七月初選,再看秀女本人生得如何,就跟開盲盒似的。
程婉蘊在蒙古八旗的秀女冊子里,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科爾沁烏郎罕濟爾默氏,噶爾藏之女,烏郎罕濟爾默諾敏”。熟悉的倒不是這個秀女的名字,而是“科爾沁烏郎罕濟爾默氏,噶爾藏”這一長串的名字。
噶爾藏。這不是公主、和碩端靜公主的額駙嗎程婉蘊還記得很多年之前,太子爺還親自為端靜公主送嫁,一路送出到古北口才回來。
端靜公主的生日只比太子爺小天,康熙覺著這個女兒和太子爺有些緣分,或許是因著這個,對端靜還算寵愛,也是從端靜開始,康熙會為撫蒙的公主修建公主府、陪嫁侍衛。當初榮憲出嫁時,就沒有建公主府,后來烏一爾一袞領兵打仗愈發得力,為了榮憲公主探親方便,也是為榮憲公主加恩,才在熱河給她修了一座。
但端靜與噶爾藏夫妻關系卻極為緊張,當初木蘭行圍,這個噶爾藏額駙還當眾誣陷端靜公主與長史額爾敦私通,據傳其還有家暴傾向,曾對公主多有不敬。
因此,他這個女兒應該不是端靜公主生的,那么多年了,聽說端靜公主一直無子。
端靜公主人如其名,是個十分文雅、喜愛詩書的女子,她不喜歡蒙古,更不喜歡粗獷的噶爾藏,甚至到了蒙古多年都不愿與當地人交流,也不愿意學習蒙語,她消極地抗爭著,可最后卻害了自己,那個跟著她一起去蒙古的護衛長史額爾敦前幾年已經被康熙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