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氏咬著唇,躲在屋子里哭了一通,委屈的是她沒有解決的法子,還是覺著憋屈,而不是不能進宮了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兒,她阿瑪生了五個兒子才得了她,因此并不強求她進宮一步登天,出了宮家人依舊會接納她、愛護她。
這是她最后的底氣,兆氏心想,不進宮就不進宮,不稀罕了。
就在她自個都放棄的時候,東宮的太監來了,是個瘦巴巴干條條的太監,卻穿著總管太監的紫衣,笑瞇瞇對她道“太子嬪娘娘傳召,請兆格格梳洗吧,奴才在外頭侯著。”
她迷迷糊糊地站了會兒,然后發現外頭又一陣一陣的騷動,從窗子的縫隙里偷偷望出去,就發現那東宮的總管太監還進了富察氏、完顏氏以及其他被太子嬪娘娘發話留過牌子的秀女的屋子,約莫有個七八人。
而平日里那些總愛擠兌她、欺負她的秀女,卻還是無人問津。
兆氏立馬開心了,翻箱倒柜找出來她額娘給她新做的、最漂亮的衣裳,戴上幾個兄長和嫂子為她湊份子去京城里最好的金銀鋪子打的頭面首飾,像個插滿了華麗羽毛的小公雞,昂首挺胸就出來了。
然后她就發現,她是里頭打扮得最花枝招展的,家世最好的富察氏,頭上全是自己揉捻出來的通草花簪子,衣裳也樸素,淡粉的錦緞底子,暗紋繡的梅蘭竹菊,再趁著富察氏通身溫和安定的氣度,真是清風入懷一般的人啊。
完顏氏雖然也打扮得很精致,但人家用的都是寶石,碧璽啊、瑪瑙啊,就顯得華而不俗。兆氏下意識摸了摸頭上的赤金簪子,又有些忐忑了,想回去換吧,人家公公已經發話要走了,于是這點忐忑就一直跟隨著她到了毓慶宮。
太子嬪娘娘接見她們的地方在毓慶宮后殿后罩房,聽說這就是太子嬪娘娘自打入宮以來一直住的地方,兆氏和其他秀女都有些緊張與好奇,她們有的人之前也受到翊坤宮和永和宮的傳召,見過宜妃娘娘和德妃娘娘住的宮殿,很寬大、很漂亮,宜妃娘娘喜好華美,翊坤宮各色稀罕的物件、御賜的珍稀是最多的,永和宮便低調儉樸很多。
那毓慶宮呢,一路走來,毓慶宮并不如她們想象中那么大,還顯得有些舊了,讓她們竟然生出了一點點失望來,但走到后罩房院子外頭,她們就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了。
各種各樣、高低錯落的花、樹木幾乎將甬道兩邊全都占滿了,花攀折著樹枝,幾乎連成了一道一道拱門,所有屬于宮殿的威嚴與寬厚在這兒似乎都被濃淡相宜的花色柔和了。
進了院子,更是滿眼都是花。
院子里還有點心的香甜氣息,還有淡淡悠然茶香,兆氏本來忐忑緊張的心,隨著進了后罩房,反倒被安撫了,她克制地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四周。
她眼角余光似乎看見了什么,于是她下意識抬起頭,只見院墻上,一溜并排臥了六只貓,各個都又肥又大,領頭的老貓還披著威風凜凜的披風,正蹲在墻上用碧綠色的眼睛審視著她們,院墻腳下還有一條老狗也警惕地盯著她們慢慢走進來。
被貓狗不錯眼地盯著,兆氏還沒反應過來,鞋面上又被一個接一個不大重的力道踩了幾腳,低頭一看,兩只碩大的烏龜像翻山越嶺一般用前爪翻過了她的腳,慢吞吞、悠哉悠哉地從她眼前爬了過去,然后趴在了陽光濃郁的大石頭上,飛起兩只后腿旁若無人地曬太陽。
兆氏“”太子嬪娘娘到底養了多少寵物啊
太子嬪娘娘身邊得力的姑姑將她們領到一間偏殿,偏殿里整齊地擺放著桌案與椅子、屏風,上頭還放好了筆墨紙硯,兆氏這才發覺為何她覺著后罩房不一樣了。
很明亮。
后罩房的所有窗子都不是窗紙,而是換上了舶來的玻璃,有彩色的能折射出繽紛光線的玻璃窗,也有能讓陽光毫無阻攔地傾瀉進來的透明玻璃,上頭掛著竹簾,竹簾半卷,還會露出手繪小花兒的小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