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屁股本想指給十五、十六阿哥的,但想到先前因為石家的緣故叫王嬪受了委屈,本就對這母子三人有些愧意,便又猶豫著沒有開口。
至于十七,他年紀最小,又指了個鈕祜祿氏了,而老十也有個蒙古福晉,若是把烏郎罕濟爾默氏給了他,這等于與鈕祜祿氏相親厚的蒙古部族就有兩個了。
讓滿洲最煊赫的家族接觸兩個蒙古部落,一個博爾濟吉特氏,一個烏郎罕濟爾默氏,兩個都是出皇后、大妃的部落,且同屬于科爾沁部,康熙更不愿意了。
思來想去,便給了弘晳。
他是皇次孫,不那么打眼,又是太子的孩子,天然就多一分尊貴,配給弘晳也不算辱沒了烏郎罕濟爾默氏。
對待蒙古,康熙就是這般矛盾,一方面忌憚年長的皇子或是出身高貴的皇子能背靠蒙古,另一方面又將皇子與蒙古諸部聯姻視為一種平衡之術。就像老十,得了個蒙古福晉以后,他自己也知道,他被皇阿瑪放棄了,近年來這日子過得便越發隨心所欲了,像老和尚敲鐘一般,只管一日混過一日。
但太子爺的大格格可是也要撫蒙的康熙自然沒有忘了這一茬,他正是刻意為之科爾沁部和準葛爾部可是有血海深仇的,他正好借著東宮,將兩個仇人捆在一起,相互制衡。
這才是康熙最后定下弘晳側福晉為烏郎罕濟爾默氏的原因,這兩個水火不容的蒙古部落,不會因為聯姻而成為東宮的助力,只會狗咬狗、在太子的手里翻來覆去打出狗腦子。
不過一個側福晉之位,卻連仿佛已將要完全臣服于胤礽的準葛爾部都能被壓制,這正中康熙下懷
科爾沁部是絕對忠誠于康熙的,他們是大清永遠割舍不了的血脈親緣,如今所有愛新覺羅氏的血脈里都留著科爾沁的血液,這毋庸置疑。而康熙正警惕著準葛爾部也變成他的保成手里最忠誠的那把寶劍。
康熙的安排,胤礽在乾清宮時,看著他已經年邁但卻仍舊精明得可怕的父皇,了悟了。
在這樣深沉的謀劃面前,其他漢軍旗的格格,諸如兆氏之流根本就不在康熙的考慮范圍內那些都是奴才,奴才用得著費心嗎
既然有瑕疵,那就棄之不用,奴才多得是,還用得著去分辨是否是被欺凌、誣陷的嗎那都不重要,康熙根本懶得理會。
“皇阿瑪說,兆氏名聲不好,不堪配弘晳,讓她撂牌子回家去,另給弘晳選了個穩重的強氏。”胤礽拍了拍程婉蘊的手,“皇阿瑪還說,格爾芬去年沒能出海,今年立冬一過就要讓他出海去,六部里都要派些實干的官員隨他前往澳洲,工部里八弟舉薦的正是兆搏植父子幾個。澳洲天遙路遠,也不知要在那邊拓荒幾年,這些官員都準許拖家帶口一起去。”
程婉蘊這就松了口氣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樣也好,澳洲那地方,誰又還會計較名聲不名聲,那是一片沒有祖宗家法、沒有規矩方圓,從面向世界的大海上建立起來的新天地。
但讓程婉蘊疑惑的是:“八爺怎么好生生舉薦了兆家”她當初選兆氏,可就是查過她家里并非依附八爺的“八爺黨”的呀
胤礽露出意味不明的笑來:“八弟這人你不了解,他啊,人家都說他是八面玲瓏心。”因此這心眼多,想得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