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心想也是,只要他忍住不胡亂在不該剃頭的日子剃頭,這王爺定然能當得安穩,便將心事放下,又與榮妃絮絮叨叨地談起想給長子弘晟請封世子的事。
宜妃心情很好,她兩個兒子都有爵位,連老九那傻子都得了個貝子,這已經大大出乎宜妃預料了,她之前都以為自己要跟良妃似的,聽說親兒子被革爵圈禁還要跪著謝恩,沒想到老九這能懸崖勒馬。
不過老八這人啊,就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似的,他手里籠絡那么多人,也不是各個都樹倒猢猻散了,就算如今諸位皇子都封了爵,也有些一門道走到底寧死不回頭的
,只怕背后的勢力還打著助他起復的心思,她還是要想法子將老九好好拘在身邊才行。
德妃德妃人逢喜事精神爽,十四得了貝勒他素來性子倔強又好強、嘴碎,做事熱血上頭也不計較后果,曾被康熙狠狠罰了好幾次,早就失了圣心,德妃還以為他以后就是個光頭阿哥的命了,誰知道搭上東宮的船,竟然還有這樣的好處。
于是永和宮罕見地宣了四福晉進宮說話,還讓她帶上小兒子弘歷,弘歷生得虎頭虎腦,出生足足有八斤,把烏拉那拉氏折騰得沒了半條命,但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伶俐、嘴甜孝順,最緊要的是十分健康,長到現在沒病沒災,連句咳嗽也沒有,已經成了烏拉那拉氏的開心果。
婆媳二人有弘歷在中間轉圜,相處得十分融洽,后來德妃連帶著對四爺也面目可親了起來,不像原先那般冷落得厲害,弄得已經對自家額娘不大抱希望的四爺也很有幾分受寵若驚,一時間康熙突然的封爵倒讓宮中各處都開開心心、母子相得。
但平靜的日子才沒過多久,翻過年去宮里就傳來了良妃病重不起的消息,康熙一面開恩命胤禩進宮陪伴額娘走最后一程路,背地里卻跟胤礽嘀咕“你不是老念叨要去圓明園住等過了正月咱們就去。”
胤礽知道康熙其實還在介意良妃不肯吃藥、刻意尋死的事。后宮妃嬪自戕是重罪,但不吃藥不看病讓自己慢性死亡的行為卻連祖宗家法也管不住,康熙對此也只能吃啞巴虧,難免心存芥蒂,覺著“晦氣”。
胤礽一家子很快跟著康熙搬到圓明園居住,程婉蘊離了那宮墻,住進了有山有水的園子里,果然心情為之一蕩,一邊靠在太子爺的懷里一邊和他商量“今兒春雪下得那么美,不如將一家子都叫過來吃飯,我親自動手,做一餐極好吃的晚膳給你們嘗嘗如何”
“好啊,正好弘暄福晉又有了身孕,你正好能給她補補。”胤礽任勞任怨地給程婉蘊剝了一碟子松子、腰果,一顆一顆投喂懷中的人,又揉揉她的頭發,“今年再去木蘭,我一定說服皇阿瑪多住幾日,也讓咱們跟額林珠多團圓些日子。”
程婉蘊已經從那種略帶消極的情緒里走了出來,但太子爺這么說她更高興,于是擼起袖子就站了起來“二爺替我去把孩子們都叫來幫忙,今兒咱自己動手包餃子、煎生煎,再煮一大鍋亂燉,不要奴才們幫手,就自個弄才有意思,現在就預備起來吧”
誰知,胤礽遣人去喚弘暄、弘晳時靈機一動,又親自乘了暖轎到九州清晏請康熙一塊兒賞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