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拾塞了兩三塊蛋糕,又被周家雙胞胎帶著用紅茶兌奶加方糖,連奶茶都嘗到了。
這心驚膽戰的一天以飽餐一頓甜品做結尾,可以說死而無憾了。
原本坐在席間的宋觀棋接到了未婚夫打的電話,避開侄子們出屋去接了。
溫拾看見那被傭人拿進來的大哥大時,覺得叫宋觀棋這樣一位溫婉旗袍大美女用這種板磚,實在是有些不搭。
周斯年對那大板磚倒是喜歡的緊,眼饞的不得了,“什么時候咱媽能給我買一支”
“別做夢了。”周斯言不留情戳破他的遐想。
周斯年轉頭詢問規規矩矩坐著的溫拾,問“小舅舅,你有電話沒”
溫拾當然有,他不止有電話還有筆記本和平板,但那都是上輩子的事了。
而且這種電子產品,在年代文里設定的應該蠻貴的,不過好在溫拾也不眼饞這種東西,“沒有,這個電話很貴吧”
周斯年和周斯言對視一眼,雙雙對溫拾點頭,“相當貴啊”
這一臺溫拾看不上的板磚要萬把塊,加上入網費大幾千,奔著小二萬去了。雙胞胎是根正苗紅的周家人,宋念琴和周正這對夫婦就將他二人當尋常人家小孩養,零花錢是可丁可卯給,絕不叫他們養出驕奢淫逸的風氣,于是都上大學了,一個月也才兩百塊。
不說生活費,就是把雙胞胎自小攢的壓歲錢都掏出來,也買不起這一支電話。
可怎么說,這東西像是京市少爺的門臉兒,風靡的很。
一起玩的公子哥都有,掛腰上晃蕩,顯擺的那玩意像他們第二個老二似的,生怕別人不知道大小。
周斯言對這種外物還好,周斯年最眼饞,一天天凈想著跟宋庭玉學做生意,賺點外快。
他志向不在當官,只想做個普通的、如他小叔一般有錢的富老爺罷了。
只是這話要是讓他爹聽到,免不了又要一頓打。
周正古板的很,這都什么年代了,還養出這種資本主義的風氣,想著當老爺,這真是他周家的兒子嗎
溫拾靜靜聽著周斯年講那大板磚多貴多貴,多好多好,他不知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底想的則是連這倆富二代想要一支大板磚也不是說買就買的,那看起來,這人家似乎也沒有如他想象的那般富貴潑天。
掏出來娶自己的一萬塊,興許對他們而言也不是筆小錢,自己還是要盡早還上。
但他一時想不出自己能去干什么,準備尋著之前的門道,繼續當補習老師,無論什么時代,孩子和家長的錢總是最好賺的。
于是溫拾清清嗓,問面前兩位大學生,“你們需要補課嗎”
尚且還沉浸在對大哥大的暢想中的周斯年有些納悶,“補課小舅舅你是老師”
“我不是,我就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