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你說得對。”她懶得跟三弟爭論。
休息第二天,苗彩玉在半下午的時候吃到了紅糖雞蛋水和清明團子。
清明團子算是他們地區清明時節的特色小吃。
幾百年前就有清明時節吃清明團子的習俗,前面十幾年因為買東西不方便,大家都很少做清明團子了。
今年本來也不打算做的,苗彥慶惦記著女兒想吃花卷的事情,想著沒有花卷,能不能弄點其它帶甜味的小吃,看到田間路邊隨處可見的清明菜,有了主意,去供銷社問有沒有糯米粉,有糯米粉就做清明團子。
供銷社有糯米粉,苗彥慶決定在夏天來到之前做次清明團子,團子餡是咸的,皮微甜,勉強符合帶甜味小吃的要求。
田間路邊很多清明菜都老了,嫩的能找到,需要費一番工夫。
昨天他在集上買了一根筍,回家路上和兩個兒子忙著摘清明菜,今早早起去豆腐坊買塊老豆腐,兩天都在為清明團子忙活。
團子的餡由雪菜、筍、老豆腐炒成,餡炒出來很香,大部分用來當中午的菜,剩下的拿來包團子。
不用怕中午吃了餡不夠,不是餡太多,是糯米粉實在太少,多余的餡就當午飯吃了。
糯米粉有限,苗彥慶包出來的團子個頭小,吃三四個才勉強不餓,所以當飯吃不現實,他就安排在半下午當點心吃。
三個孩子彩玉最多,分到三個,兩個弟弟各自兩個。
只有三個團子,苗彩玉猶豫了會兒,還是決定自己吃掉兩個,最后一個裝在搪瓷缸子里帶出門。
她去找圓圓了,不是請圓圓吃清明團子,是叫圓圓陪她去薛家找薛華萍。
猶豫是因為一個團子給薛華安,在想剩下兩個要不要分圓圓一個,自己只吃一個。
后來苗彩玉覺得吃一個實在太不過癮,于是吃掉兩個,計劃喝紅糖水的時候多分點給圓圓。
表面上去找薛華萍,實則讓薛華萍幫忙送清明團子給薛華安。
“你大哥不要的話,你吃了吧,我爸做的,可好吃了。”聽薛華萍說薛華安在家,苗彩玉小心把團子拿出來。
清明團子底下墊了一片粽葉,粽葉是家里的老粽葉,不知道用了多少次,爸爸不舍得扔,每次用完,洗干凈曬干就存起來。
苗彩玉都快忘記爸爸上次拿粽葉是什么時候了。
“我哥一個人在屋后頭的菜園子里,你自己拿給他吧。”薛華萍深知大哥脾性,很有可能讓她吃了。
老讓她傳話似乎不會有太大進展,不如彩玉親自來。
錢圓圓拿過好姐妹手中的搪瓷缸子“快去菜園子,別磨蹭了。”
苗彩玉不磨蹭,往薛家菜園子走去,錢圓圓和薛華萍坐在門前石階邊上。
身為好姐妹,錢圓圓肯定要為苗彩玉說好話,她告訴薛華萍,彩玉對薛華安是真心的,別怕她捉弄她大哥。
她了解彩玉的為人,不代表每個人都了解。
大多數人聽到彩玉喜歡薛華安,根本不會相信是真的,即使聽到本人親口說,他們也會覺得是彩玉想耍弄薛華安。
“我看出彩玉的真心了。”又送花又送吃的,說彩玉不是真心的,她都不信了。
“你看出來就好。”
菜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