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京城東路的日子結束的時候,大家紛紛要求再聽一次,班主任也被視頻的背景音樂感動了一次,不用學生們多催促,自行點擊視頻,再放一遍。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曲風清新又傷感,有一種難得的純凈,聽者仿佛看到一副江城高中的學子們上下樓,互相嬉戲,格外純真。
特別是學長學姐們用心抓拍的江城高中景色,一景一物讓這首歌擁有了靈魂的力量。
再看一遍后,大家都醉迷了,還想再看一次,但是班主任還要上課,便拒絕了這個要求。
“待會下課再看。”
“好!”
這節課除了余然兒依舊我行我素地玩手機,眾人的聽課情緒無比高漲,專心致志。
第二節下課后,高一和高二的學生們發現下課的時候樓上高三樓層有點安靜。
有好奇者走上三樓看了看,走廊上寂靜無人,不知道他們在干嘛。
他們隱約聽到每個高三教室都有歌聲傳來,但是高三教室緊鎖窗簾,外人并不知道里面的人是否在看電影。
一些高二生組團偷偷貼近窗邊,側耳傾聽里面的歌聲,發現這應該是一首歌,而且還挺好聽的。
幾人聽著聽著就入神了,直到下課鈴聲想起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要遲到了。
“不好,回去上課。”
幾人一路狂奔回教室,幸好老師還沒有到教室,幾人松了一口氣,帶著愉悅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座位。
其中一個肱二頭肌比較發達的男同學坐在位置上,哼起了《京城東路的日子》**部分的旋律。
只他哼歌道:“表示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原來只有三年,哼哼哼哼哼,哼哼……”
畢竟他只聽了一遍,只記住一句歌詞,其他部分皆用“哼哼哼”代替。
他同桌耳朵微動,側頭看大壯,上下審視道:“大壯,你哼的是什么歌?”
“大壯”不是人名,而是哼歌小子的綽號。
由于大壯在夏天穿背心,露出他結實的肱二頭肌,被大伙所驚嘆,故而大家都叫他大壯,叫多了便成為他的綽號。
“我不知道歌名是什么,我在高三四班的門口那里偷聽到的,好像每個高三班級都在放這首歌。”
大壯說完,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的同桌,“歌王,你最會唱歌了,應該聽過吧?”
綽號歌王的男生露出沉思之色,示意大壯再哼多幾遍。
大壯聞言,接著哼歌。
身穿黑色的男生右手撐額頭,眉頭緊鎖,閉眼思考一分鐘,在腦中過了一遍又一遍的旋律,不斷印證卻反復失敗,最后緩緩搖頭道:“沒有!”
語氣極為肯定,不似說假話。
大壯露出惋惜之色,早知道剛才就該帶手機上去錄音。
不過老師已開始上課,不容他多想,認真聽課才是正事。
不知不覺中,大壯又哼起了《京城東路的日子》,直到集體朗讀課本時,他才發現自己壓根沒有聽課。
幸好哼歌聲很小,只有同桌隱約聽到一鱗半爪。
啊,這到底是什么歌?
抓耳撓腮,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