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別人啟發而書寫自己故事的人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因為太過于喜愛他人的作品,迸發出的感情基調一定是相同的,不自覺地被牽著鼻子走也是常有的事。
可織田寫的故事和那兩本小說是不一樣的。
也不是全然不同,織田的主人公是一個殺手就和未完卷小說中的某個角色身份相同。
不同的是,他只是在寫殺手。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或者說是天賦。小說中并未大段說明主角的心理活動,連他做某件事的動機也很少,劇情展開得緩慢,看到末尾也不清楚這到底想要講述一個這樣的故事。
但是入野一未“看見”了那個殺手。
五官模糊,身型模糊,像是雨天撐著傘的人從自己身邊擦肩而過,又像霧氣里亮著的燈塔。
你看不清本尊,但你知道他就在那里,他是存活于人世的人類。
“難怪”
織田有些緊張,手指攥緊床單,身體不自覺前傾“很糟糕嗎”
“不是那樣的。”一未深吸一口氣,“難怪你會在那天晚上指點我,告訴我不能那樣寫。”
“”少年難為情地避開眼,“請不要這樣說,在下筆之后,我才知道這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情。”
“可是很優秀哦。”
聽到現在橫濱炙手可熱的作家這樣說,織田的心臟砰砰跳起來“真的么”
“我從不撒謊。”一未將文稿疊好,鄭重地交回到少年手中,輕盈的紙張帶著沉甸甸的重量,無限充實著織田內心的空洞。
“我只是在寫現有的事,因為不知道后續發展,甚至想不出要怎么接著繼續。”
“可時間門一直在流逝,故事的主角一定會遇見更多的事,做出更多的抉擇,只要慢慢寫,總有一天你能看見結局。”
這也正是一未無法結局的原因。
他感嘆道“你擁有寫作的天賦,那恰恰是我缺乏的東西。故事的中心不是主人公,他沒有改變任何事,以人物弧光來說,就是一條筆直的線,怎么也落不到終點。”
織田作之助還不知道什么是人物弧光,也不了解一未苦惱的根本原因,他一向只發表自己認定的觀點,這也讓他的話每一句都帶有肯定性質的說服力。
“可他已經改變了很多人啊。”
一未看向織田“你說什么”
“橫濱的港口afia壯大之后,官方開終于表態了,異能特務科的人分散到各個部門協作,報道里陸續出現了對上次騷動的辛辣社會評價,這都多虧了入野老師我聽外面的人是這么說的。”
一未苦笑“這只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即使沒有我和思想犯,故事的結局都會是這樣。”
“那我呢”織田定定看著他,“我在思考后拋棄了猶豫,做出了「我想寫下一些東西」的決定,如果沒有你,這是不可能的。”
“”
“在動筆之前,我去看了思想犯。”
一未心里揚起巨浪,捂住臉“這實在是太難為情了,我沒給你造成什么不好的影響吧”
“說實話,我沒看懂。”織田說,“我只知道好像是在說橫濱發生的事情,因為篇幅很短,很快就能看完。”
“是啊,因為篇幅短,所以才能讓人來不及浮現放棄閱讀的想法我知道寫得很糟糕啦。”
“但是感覺像是一種鼓舞。”
入野一未的呼吸都快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