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這個詞匯是伴隨著空想社會主義而誕生的。
英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者托馬斯莫爾將希臘語中「沒有」與「地方」結合起來,創造出這個詞匯,和尼爾蓋曼所提出的「」差不多可以理解為一個意思。
在古拉格律賊的序言中提到這個概念,是我作為譯者的私心。
人本主義的宗教意識、高度集權的公有制、用暴力樹立的規則來拒絕去人格化的統治
像是將「烏托邦」和「犯罪都市」相結合,誕生出在概念和意義上完全矛盾的產物。
寫下律賊修訂前手稿的奧列格也是矛盾的集合體。
奧列格oлeг,詞根源于「神圣」,這是在俄羅斯非常常見的名字。
作者的來源不可查,俄羅斯文學界大多認為這是一個筆名,有消息稱他與俄羅斯軍政三公私下交好,也有消息稱俄羅斯一半以上的地下產業都有他的影子。
這樣的傳聞確屬空穴來風。
如果將古拉格視為西伯利亞高度濃縮后的模型,他所記錄下的一切都是真實,或源于真實的話。這樣荒誕的推測似乎并非不可能。
「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所長巴格諾院士,在「日本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演講時曾說
我們的文學是構成我們國家形象構建過程中扽重要正面因素。
「反抗那些反抗我生存的一切。」
這是俄羅斯在戰爭結束之后,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形象。
很多我認識的日本人都會感到奇怪,明明是戰勝國,為什么要用被壓迫者的口吻去描述那段剛過去不久的歷史。
他們中不乏作家、社會學者、思想家。
就和日本不止有東京,還有橫濱一樣,俄羅斯不只有莫斯科,還有西伯利亞。
以及懸浮于西伯利亞之上的,虛無縹緲的困厄烏托邦他們把那里叫做古拉格。
「這個世界上,竭力阻止我們能夠以人類姿態生存的東西有很多,一部分來源于他人的傾軋,一部分源于我們自己。」
我大膽地試著去轉譯這份思想。
在翻譯本書時,一部分俄語的語法和詞匯無從考究,我參考了俄羅斯本地整理的若干個版本,受益匪淺。謹向各位前輩表示謝意。
由于能力有限,本譯版中的錯誤與不妥之處也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古拉格律賊譯者自述吉野花裕子
奧列格后知后覺才反應過來自己裸奔這件事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
在火焰燃起的時候,他正在計算著剩下的食物還夠古拉格的人吃多久。
如果算上成年人的量,那么食物消耗的速度要比之前要快很多,更別說現在他們不只是無所事事地呆在這里。
古拉格的貧瘠是無法更改的,因為這里本來就不是為了生存而誕生的地方。冰層即使被鑿穿也沒用,黑礁中找不到任何能讓人生存的東西。
所以奧列格在研究如何與外界取得聯系。
雖然目前看來,徹底解決古拉格這件事還沒什么頭緒,但是如果只是取得聯系,似乎存在一定可行性
之前「古拉格群島」解釋過非常重要的一點
「你可以將古拉格群島理解為完全獨立于現實世界的另外一個空間,空間重疊的地方會越來越大,被拖拽進來的人會越來越多。等重疊面積擴張到一定程度,整個世界都會被覆蓋。」
而這個說法在奧列格被古拉格承認之后也得到了印證。
那些他看見的虛幻的影子和隱約的竊竊私語,在觀察后,奧列格和費奧多爾一起得出了結論。
那些不是古拉格的人。
古拉格目前為止已經和西伯利亞重疊了非常大的一部分,他看見的正是現實世界的西伯利亞
問題就只剩下一個,要怎么聯通這種只有他和費奧多爾能注視的區別呢
「我是一個文科生,即使有過投身理工科的過往,那也僅限于海洋科學,和涉及到空間領域的知識完全不搭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