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島」離開之后,蘭波全然不知發生了什么。
沒有鐘表的長夜,時間概念也會變得不清晰,壁爐的火光搖晃著要熄滅,蘭波被冷得打了個寒顫。
“扔一本書進去吧,蘭波先生。”
奧列格指著他座位旁邊那一堆書籍。
“不用介意,都是存放很久的老書,已經沒人看了。扔進壁爐,趁著火苗還沒熄滅,至少能持續一陣子的暖和。”
法國人下意識覺得奧列格指的或許不止是書。
而這個看起來只有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不知為何變得比之前要輕松了,率性地靠在桌邊,手搭在臉上。
“法國是個怎樣的國家呢”奧列格問蘭波。
蘭波先按照奧列格說的,他非常禮貌地扔了本俄語譯本的紅與黑進去,并在心里默默對偉大的作者司湯達致歉,想著同為法國老鄉,能在這里幫上一點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接著,蘭波說“法國就是法國,一個自由的國家。”
“比美國還自由嗎”
蘭波淡淡說“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國送的。”
“感覺是法國人能說得出來的話。”奧列格覺得好笑,小拇指點在揚起的嘴角上,隱隱看去還有酒窩,“說起來,以前我對法國的印象很好,非常好。”
蘭波好奇道“歐洲人不是應該最討厭英法兩國嗎一個是殖民大國,一個是自羅馬帝國毀滅以來對外宣戰勝利次數最多的國家。”
“原來法國人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啊。”奧列格說,“不過從我的長相就能看出來吧,我不是歐洲人,對歐洲范圍的軍事沖突也沒有那樣在意啦。”
“那你在意的是什么”
“人文、思哲、藝術。”奧列格感嘆著。
“啟蒙運動涌現出諸如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的思想家;傅立葉的社會空想學說是馬克思主要學說的來源之一。”
“文壇上誕生了福樓拜、莫泊桑、巴爾扎克等等大師。17世紀以來,舉足輕重的文學流派要么在法國誕生,要么在法國被文學家推上巔峰。”
“除了羅丹,莫奈,馬奈,德拉克洛瓦,包括梵高、畢加索這樣的藝術家最后也選擇定居法國這是我之前的印象。”
蘭波沉默了會兒“那現在呢”
“現在。”
奧列格的神情有些飄忽,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或許是置身廣袤無際的冰原,或者其他地方。
“或許能代表法國的不止有他們你說提到法國就會想到拿破侖,我想那是對的。數位文學家留下的是他們思考后的歷史,而拿破侖則是那個創造了歷史的人。”
蘭波又扔了一本書進去,這次依舊是同為法國「老鄉」的包法利夫人。
他從奧列格的話中聽出了一絲傾向“你的意思是能徹底改變一個國家的,到頭來還是軍事武裝,是這個意思嗎”
奧列格搖頭“但拿破侖受盧梭影響很大對吧年輕的時候也是沉迷書籍的小伙子,誰能想到在軍校因為身高被輕視,埋身的矮子,最后能改變整個歐洲的格局呢。”
“他最后失敗了。”蘭波緩緩說,“他被英國人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死在了那里。”
“盧梭不會知道自己影響到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國王的結局。”奧列格說,“被留下來的文字影響后人的認知,后人用自己的力量創造歷史。文學家又開始對正在發生的歷史進行思考總結,繼而影響到下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奇跡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