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烈他們下山很快,一個半小時就到了,這時候盆里的魚還是活蹦亂跳的,尾巴擺動著能濺人一身水,生命力十分旺盛。
見狀,大家也忍不住松了口氣。
要知道已經死掉的魚和現宰現殺的魚,味道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腥味會更重,吃起來口感和味道也沒有后者好,所以能選擇的話,魚或者自然是比較好的。
魚是交給何叔處理的,何叔看了一眼,樂呵呵的笑了一聲,那我給你們做個魚湯貼餅子吧餅子剛好可以用夏烈家的玉米面做,做的時候還可以往里摻上雞蛋,口感會細膩一點,做出來的味道肯定會很好。
這是北方的做法,大鐵鍋燉湯,小銀條在鍋中用油煎得雙面金黃,煎過就可以加水用小火慢燉。煎過魚燉出來的魚湯顏色是奶白的,此時將黃橙色的玉米餅子貼在邊緣的地方,等魚湯熬好,貼在邊緣處的餅子也慢慢的熟了。
十八條小銀條,三條掌來做了魚湯貼餅子,剩下的十五條,十條拿出來油炸,炸得酥脆,就可以起鍋了,而另外五條則是被何叔用來做醬糟魚了。
除此之外,何叔還涼拌了兩個素菜,醬炒了一盤雞塊,再蒸了一大鍋白米飯,今天的晚飯就算是做好了。
夏烈先給自己舀了一碗魚湯,放在碗里等著放涼,而后就拿了一塊玉米餅咬了一口。
餅子邊緣的地方微微有些發焦,吃起來有些酥脆焦香,而靠近魚湯的那面餅子,有一些沒入了魚湯之中,帶著魚湯的鮮,一口咬下去,松軟細膩,又軟又香。
再吃油炸小魚,魚被炸得透透的,這魚的刺雖然多,但是卻全都是小刺,炸透之后,連里邊的刺都是酥脆的,和魚肉的酥又不一樣,魚骨的酥脆帶著一股獨特的干香。
而酥脆的魚肉,一咬開就簌簌的往下掉著魚肉屑,讓你不得不掌手接著,不然真得掉了滿地。
撒了椒鹽的魚肉吃起來真的太香太酥了,一口咬下去嘴里一片脆響,帶著一股獨特的鮮味,卻幾乎沒有一丁點兒的鮮味。
很好吃。
不過夏烈最喜歡的,還是那道醬糟魚。再蓋上蓋子大火燜熟收汁。
醬用的是何叔特制的醬,先炒醬,醬炒出香味之后加水,等水開了將魚放進去小火慢燉,一直燉到魚肉幾乎都爛了,這才收汁起鍋。
這樣做出來的
醬糟魚色澤是褐色的,魚肉分明,筷子輕輕一夾,便魚肉與魚刺分明。
夏烈夾了一塊肉塞進嘴里。
這魚的肉真的十分細嫩,而且有種充沛的油脂感,因為已經燉爛了,放進嘴里,有種入口即化的肥厚感,那種肥美的香氣,鮮美得讓人想把舌頭吞下來。
一桌的人已經顧不得說話了,全都在埋頭干飯。
這一盤醬糟魚真的太下飯了,挑去魚刺,被醬汁給浸透的魚肉帶著一股十分開胃的咸香味,和著
米飯一起塞進嘴里,本就很好吃的米飯頓時多了一種格外醇厚的香氣,讓人只想埋頭大口大口的刨飯。
當然,醬味的東西吃多了,就免不了想吃點清爽解膩的。這時候,就可以喝一碗魚湯了。夏烈舀在碗里的魚湯已經放涼了,這時候拿起來小小的啜飲一口。
很淡、卻很香的湯味漫入唇齒間的每一個縫隙中,魚湯里除了鹽之外,就沒有再放任何的調味料,因而味道特別的清爽細膩,頓時就將口中的油膩沖淡,唇齒間只剩下一股清淡,卻極為鮮美的香氣。
不知不覺,這一碗湯就喝完了。
這魚也太好吃了。”楚云香意猶未盡的說,“就是刺太多了。
而且很難得的,竟然連一點腥味都沒有,魚肉也特別的細膩,甚至帶著一股充滿油脂的肥厚感,完全不像是山溪間的魚。
羅嬌插嘴這魚只在山上的河里才有,以前有人嘗試過人工養殖,可是一放在山下的池塘里,沒兩天就全死光了,完全養不活,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