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寒忙道:“師兄你也很厲害啊,不愧是咱們社團的首席導演,我們公司已經決定把車四十四送到國外參加影展了,如果獲獎了,還要麻煩你出國領獎呢。
不過動畫導演更稀缺一些,真人導演嘛,可能就要從基層一步一步地爬了,剛開始幾年應該遠不如你研究核物理。”
封寒說的含蓄,不過大家都懂,想要如謝幕那樣一步登天做導演,是不可能的,史本誠自己也沒信心執導九十分鐘的故事片。
史本誠像是下了很大決心,問封寒,“如果你們公司將來拍電影,我可以去打雜嗎,可以不給錢的那種,只是不能一直待在劇組。”
史本誠的老朋友葉戎駑問,“大史,你不會真的想當導演吧?”
“難道你不想當編劇做電影?”史本誠反問。
所有拍影協的人都沉默了,他們現在把導演、編劇、演員當成大學時期的業余愛好,投入了很多精力,甚至金錢,為的什么,還不是自己心中的那份電影夢。
但夢想和現實怎么能劃等號,即便他們天才如斯,即便他們拍短片能把專業的電影學院學生打敗,可一旦走上這條路,未知的風險就太多了,這和他們當初考上光華的規劃,以及家長對他們的期待,顯然是不同的。
見場面有點沉重,封寒十分理解,前世自己可以找份和專業對口的工作,但卻選擇了寫網文,后來還是被老爸的戰友介紹了一個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但卻從沒有停止對夢想的追逐,即便在追夢的過程中遍體鱗傷。
于是他道,“大家距離畢業還有至少一年多的時間,還可以選擇,沒必要現在就決定將來要做什么,不做什么。
既然拍影協和頂峰集團有過愉快的合作,我可以在這里撂下話,如果大家想要去頂峰實習,見識見識真正的電影工業,師弟肯定給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而且可以隨時抽身而出。”
現場掌聲響起,尤以史本誠最賣力,《車四十四》大獲成功后,他是真的不想就這么放棄自己深愛的事業。
接下來社長吳光景講了下一階段社團的工作安排,編劇們繼續攢劇本,演員們可以跟話劇社合作,在他們的劇組鍛煉演技,話劇社活兒多。
總之,接下來會是一段比較輕松的時光,有拍片計劃的除外。
~
晚上回到寢室,柯少鴻也剛從話劇社回來,他就是一個搬道具的,但也做的很認真。
方大棟雖然也是話劇社的成員,不過今天他參加的是傳統技藝保護與傳承協會的活動,回來后還帶來了四串他親自做的糖葫蘆。
這個社團真不錯,平時還有糖人面人泥人可以吃。
“怎么印小禎還沒回來啊?”快熄燈了,封寒問。
方大棟:“難道是推理社有活動?”
“沒有吧,如果有,應該也會通知我啊。”社團達人封寒道,他并沒收到通知。
柯少鴻從上鋪探出頭來,“聽說好像是八卦社要有大動作了。”
“兄弟們,我回來了!”正說著,印小禎推開門,雀躍地轉了個圈,問,“猜猜我這次帶來了什么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