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地主要有兩個,一是在京城,一個在南方某個古香古色的小鎮,在京城主要是男主角的戲份。
雖然前期不需要鹿幼溪,但因為是男女互換,所以她要指導男主角模仿自己的神態舉止,而她也要趁機學習男主角的行為舉止,等拍她那一部分的時候,就可以順利多了。
因為劇組有蘇嬛和韓舞,鹿幼溪也不覺得孤單,三個人整天同出同入,有時候甚至回家后為了方便探討電影,三人還會睡在一起。
每每看到這一幕,封寒就特別想跟她們一起探討,他是編劇,合情合理,不過大部分時候,她們的房門都是鎖死的。
這時候如果封寒能把門叫開,自然皆大歡喜,不過每一次他都叫不開,所以歡喜的就只有曾樂心了。
韓舞和鹿幼溪雖然有過兩人一起陪封寒的經歷,但那段往事是被嚴禁提起的,更何況還要加上一個蘇嬛,簡直豈有此理。
~
之前,每到晚上封寒都會在她們的房間前徘徊,試圖尋找突破口,不過很快,韓舞就回了自己房間,封寒也不敢放肆了。
因為老韓來了,住在寒舍。
雖然院子很大,大家住在不同的房子內,不過家里有了長輩,就有了約束,少年人想要干壞事都多了很多顧忌,難怪年輕人婚后都不想跟父母住在一起。
老韓這次來,除了看望孩子們,主要還是參加一個雜志行業的全國會議。
如今隨著網絡的興盛,雜志報紙行業越來越蕭條,據老韓跟封寒說,東揚文藝周刊已經停刊,徹底辦不下去了。
倒不是萌芽擠占了東揚文藝周刊的市場,而是東揚文藝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內容,無法吸引讀者花錢,最終只能走向衰亡。
石家父子最后甚至求到他頭上,希望群巢文化能買下東揚文藝周刊,不過考慮到市場行情,老韓還是狠心拒絕了。
對于這件事,韓士群也唏噓感慨不已,畢竟他是和東揚文藝周刊一起成長起來的。
《萌芽》的銷量還好,穩定在百萬以上,畢竟是扛起了大夏青年文學旗幟的雜志,尤其受到中學生群體的喜歡,可也再無法達到當年的巔峰銷量了。
就這件事,封寒跟老韓在王府井旁煮酒嗑瓜子的時候也說過。
“爸,”封寒給老韓倒了杯熱酒,“核桃手機你現在應該也有吧,用著有什么感受?”
“只用手指觸碰屏幕就能完成所有操作,這是一個神一般的創舉,非常簡潔方便!”韓士群給予了高度評價。
封寒又道:“那您覺得,如果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分門別類,而且不花錢地看新聞,那傳統紙質媒體還能活得下去嗎?”
韓士群沉思片刻,“即便活得下去,但也只是茍延殘喘吧。”
門戶網站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雖然影響了紙媒的地位,但紙媒和門戶網站互相合作,倒也活得有滋有味的,畢竟,上電腦不是那么方便的事。
舉個栗子,如果在火車上,沒電腦,或者有電腦沒網,又或者有電腦有網,但電腦沒電,這時候想看新聞,就必須買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