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和劉徹在不同的時空里冷哼一聲“的確是冤大頭”
作為帝王,他們其實可以理解朝貢的意義。
秦朝,對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是羈縻制,對部落首領授予官職,承認其對這個地區的管轄權和統治權。他們對秦朝有朝貢的義務,但是不會向秦朝交稅。而漢武帝時期,也有一些南方的小國會前來朝貢,劉徹在收取貢品后,一般會贈予這些藩屬國統治者綬帶和金印,意思是,“朕知道了,你們的統治的確是合法的。”
這樣的朝貢制度,其實是一種政治手腕,告訴這些小國家,在這個地方,我才是老大。
劉徹派張騫出使西域,是因為他要打匈奴,他想要與西域各國聯合,當然,也揚一下漢朝的國威。如果這些小國能臣服于他就更好了。
但是,他們絕對不會花費那么高的成本去巡游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遠洋,給自己主動找來這么多的所謂藩屬國。
錢多燒得么
劉徹十分痛心又十分羨慕,能花六百萬兩白銀只為了出使揚威,說明那明朝很有錢吶他讓張騫出使西域可沒給他這么多錢,連個零頭都不到。
這六百萬兩,不要你給朕啊
他正為了打匈奴的軍費而憂心呢
北平的明皇宮里。
永樂大帝將自己喜愛的金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臉色漲得通紅。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他暴怒無比。
任誰被掛在仙畫上嘲弄,而且可能全天下都能看到這番嘲弄,都會很生氣。
怎么敢嘲弄朕
但是他對仙畫又沒有辦法,既不能關閉仙畫,也不能讓天下所有人都不準看,更不能把這可惡的后世女子從天幕中拖出來然后處以極刑。
氣憤、委屈。
最終,朱棣惡狠狠的罵了一句“鼠目寸光的爛嘴丫”
這句話是他父皇朱元璋最愛罵人的話,朱元璋曾經寫了一首打油詩來罵人,“嘰嘰喳
喳幾只鴉,滿嘴噴糞叫呱呱。今日暫別尋開心,明早個個爛嘴丫。”1
朱棣自小聽朱元璋罵人,他也會罵。只是他自己當上皇帝之后,矜持了許多,喜怒不形于色,也再也不說臟話。一方面是言官們會嘰嘰歪歪,一方面是他和嬉笑怒罵,自我隨性的朱元璋不一樣,他更看中帝王的威嚴與臉面。
但此時一句“冤大頭”的評價卻讓他破了功。
朱棣緩一緩心中翻騰的怒氣,長呼出一口氣,總算稍稍平靜了下來。
“朕派鄭和下西洋,揚了我大明天威,讓華夏之名傳遍整個遠洋。”朱棣冷哼了一聲,“此等大事豈能簡單的用利益來衡量”
后世之人都如此的鼠目寸光嗎
他覺得自己做得沒有錯。
而且,鄭和也的確是從西洋各小國帶回了無數奇珍,包括黃金珍珠和寶石等物,大大的解決了國庫空虛的情況。怎么就能說是冤大頭呢
那些小國家前來朝貢,作為天朝上國,自然應該賜厚禮才能展現我大明的風姿。
此時,朱棣來沒想到,因為這樣的舉動,后期甚至有很多外國的商隊冒充本國使者,以朝貢的名義向大明稱臣,然后以此獲取大明朝廷賜予的珍貴厚禮,甚至很多人都因此而一夜暴富。
從道德上來說,這倒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在全球的政治軍事的角力中,誰特么和你講什么道德你不拿,那就是留給別人來拿這世界上的政治格局從來遵循的都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本來永樂大帝有機會開啟大明的海上霸權之路,成為千古一帝。華夏也有可能進入到海上爭霸的隊伍里,可惜呀
仙畫中,路小柒的聲音惋惜中帶著一點氣憤,氣憤中又帶著一點嘆息。
而原本還余怒未消的朱棣卻一下子頓在了當場。